“先心病”——出生缺陷的“老大”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发生率在国内外均为6‰~8‰。根据
北京市的统计,先心病已占5岁以下儿童死因及出生缺陷的第1或第2
位。发达国家自80年代中期利用超声诊断技术可检出胎儿先心病,90
年代伦敦已建立了10个筛查中心。某个产科筛查中心曾报道用四腔心
切面法可查出96%的先心病。该院每年约可查出200例先心病,对重
症者终止妊娠达56%~63%,存活者出生后及时送到新生儿科、心外
科诊治,从而减少了死亡率,提高了存活率。因受仪器设备和技术难
度等条件所限制,我国宫内筛查先心病的覆盖面不大。
先心病儿出生后外貌并无异常,重症者发生缺氧症状,出现青紫
喘憋常与肺炎相似,因而易延误手术时机,死亡率甚高。大动脉转位、
肺动脉狭窄均应及时手术,轻症先心病经手术矫正后可与正常人一样。
许多父母的心情是宁可放弃先心病儿,也要等待下一胎再生一个
正常儿,但是下一胎的风险率大约在2%~4%。
孕期应怎样预防胎儿先心病?首先,要避免感冒,尤其在孕早期
3~4个月内,胎儿的心脏尚未发育成熟,病毒可经胎盘传给胎儿,使
心脏停止发育而致畸形。风疹可引起流行,被风疹感染的孕妇胎儿先
心病的发病率甚高。其次,孕妇患糖尿病、红斑狼疮、性病(梅毒)、
常饮酒,有药物中毒史等,致畸的机会也高。遗传因素如家族中有先
心病者,既往曾有流产、早产、死产、畸形儿史等发病率亦高。若本
次妊娠有羊水过多或过少、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儿畸形、胎心不规
则、胎儿有胸水腹水者,均应做超声波检查。一般可自妊娠16至28周
做超声检查。为了避免超声波对胎儿心脏的刺激,检查心脏应在2分
钟内完成。但是由于胎儿活动,胎位多变,检查较困难,最好转到仪
器性能好的筛查中心,由技术熟练者操作为宜。
总之,加强孕妇自我保健,排除环境中的致畸因素,科学监测胎
儿的发育方可避免先心病的发生。
吴明昌 (2000.09.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