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要的就是我们正在做的...

“焚风天”躲着点“焚风病”

  虽说时令刚过立夏,但我国北方部分地区近一周来却是骄阳似火,
热浪滚滚,酷热来得有点早。北京地区连续多日气温高达37℃,这是
近30多年来所未见的。而天津市的最高气温达到38.4℃,武清区最高
达39.5℃,突破了天津气象历史同期的最高记录。
  有关气象专家介绍说,造成气温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这段时间
没有较强冷空气入侵,这些地区上空一直受暖高压脊控制,且光照充
足也是原因之一。不过,从北京一些医院传来的消息让人宽慰,连日
来几乎没有中暑病人急诊,而且有些预约看病的患者临时取消预约,
称天热实在来不了。看来人们已经掌握了对付“火热”的办法:一是
尽量少出门,尤其老人、小孩及病人;二是少去人群密集场所,外出
避开午间高热时段。好在这几天气温虽高,但一直有风,湿度小,不
易发生中暑。但如果气压低、湿度大,再加上高温,就要谨防中暑了。

  气象学家将此类天气称为“焚风天气”,即所谓“干热风”,乃
是从高大山脉下降变干的热风。其特征为:夏季晨暖干燥,有微风,
天晴少云,太阳辐射强,夜仍热或稍凉。我国焚风主要出现在黄淮平
原、河西走廊和南疆盆地及陕西关中等地区。
  早在1886年,有学者就报告了在焚风天气时,自然界生物与人类
都会受到影响。德国学者对此进行的长期观察发现,焚风天气时人们
常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如烦躁、抑郁、易激惹和偏头痛等,并将其命
名为“焚风病”或“焚风综合征”。
  有关研究认为,焚风不仅有干热的特点,还具有带电的特性。人
体对干热带电大气的刺激可产生明显的应激反应,表现为肾上腺素分
泌增加,机体因受热而导致血管扩张,继而收缩,从而对干热风天气
进行调节适应。但若遇经常持久的干热风,则不能使人一直保持应激
状态,肾上腺素分泌会逐渐减少,人体适应能力就会减退。
  国外学者曾对800名气象敏感人群进行了长期观察,发现他们在
焚风天气时,排汗量由原来的25%增加到50%,因而出现低钠高钾,
而高血钾对心肌是有毒性作用的。病人还多伴有肾皮质功能不足,所
以表现出心率减慢、肌肉软弱、精神不集中等症状。焚风天气的大气
电特性为正离子增多,这可使人体内5-羟色胺浓度增高,进而导致
人出现鼻塞、呼吸不畅和淡漠无力等不适。
  焚风天气还对某些疾病的发病或原有疾患的加重有一定作用,如
血栓、溃疡病、胆石症及心肌梗死等。人群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由
于注意力减退、精神状态改变和反应速度放慢等情况,极易导致意外
事故发生,尤其是交通事故和工伤事故的上升。
  防治焚风病必须针对干热天气引起的各种生理反应机制采取有效
的措施:首先是尽量减少在高温环境的逗留时间,并采取遮阳等对策。
露天施工者及司机等应及时调整工作时间,并保证足够的睡眠,以减
少意外事故的发生。二是要足量饮水以防失水,缺钠则要及时补充盐
分,适量补充糖分可以减少高血钾症的发生。三是若出现焚风病症状
应及时到医院诊治,注意休息。
  人是恒温动物,在一定范围的气温条件下,会根据冷热变化自身
加以调节和适应,尤其在当今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的人工环境下,更不
必为一时的天气异常而怨天尤人、烦躁不安。“心静自然凉”这句老
生常谈,永远是治疗高温酷暑的一剂良药。

李兵  (200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