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蚯蚓”有望在我国被培育成一个新兴的“大产业”
新华网北京5月13日电(记者李斌)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北京百奥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实施的“蚓激酶系列产品及蚯蚓产业化工程”日前获国家计委批复,作为示范工程列入2001年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这标志着,“小蚯蚓”有望在我国被培育成一个新兴的“
大产业”。
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财政、金融部门的支持下,组织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旨在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计划。其中的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是将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市场前景良好、已基本成熟的先进适用技术运用到规模生产中,进行系统集成和系统验证,为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工程示范的建设项目。
这一示范工程将投入7000多万元,建设符合国家药品质量管理规范要求的蚓激酶系列产品产业化生产基地,以及复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的药用蚯蚓工业化生产基地,形成年产蚓激酶胶囊一亿粒、针剂3000万支、药用蚯蚓1000吨的生产能力。
目前国内外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通常采用尿激酶和链激酶。这些药物在溶解血栓的同时有导致出血的倾向,常危及病患生命,且价格昂贵。而蚓激酶具有疗效确切,安全便利和价格低廉的优点。“百奥蚓激酶胶囊”是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自主开发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用于心脑血管血栓类疾病防疗的新型口服抗栓溶栓药物,作为国内外认可的第一个口服抗栓溶栓生物高技术药物,它突破了抗栓溶栓药不能口服的禁区。
蚓激酶是从特种蚯蚓中采用现代生化分离技术提纯的多组分酶制剂,包含纤维蛋白溶酶和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成分,具有直接溶解纤维蛋白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血栓和血管栓塞性疾病。
这一项目的实施,还有望形成高效的“农业废弃物-蚯蚓-蚯蚓生物制剂-植(动)物生产”生态链并延伸成产业链。(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