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医大实体瘤细胞遗传学研究揭示
 染色体某些部位缺失导致肿瘤发生 
 健康报讯(记者衣晓峰聂松义)一项由哈医大生物学教研室李璞教 
授领衔完成的课题———“实体瘤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大胆突破技 
术难点,采用首创的“改良直接法”,对肺癌、胃癌等8种原发性实 
体瘤的200余例标本进行显带分析,揭示出染色体某些部位的缺失可 
导致肿瘤的发生。在对患肺癌小鼠进行的活体实验中,专家根据染色 
体变化规律显现的基因变化,有针对性地导入抑癌基因,病鼠体内癌 
细胞明显得到抑制。这项前不久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成果, 
推动了恶性肿瘤的遗传机制研究。 
  据此项课题负责人李璞教授介绍,经过长达20年的潜心探索,他 
们对肺癌、食管癌、胃癌、乳腺癌、喉癌、结肠癌、卵巢癌、阴茎癌 
8种实体瘤的染色体研究已取得显著成就,标本制作成功率大于40%, 
并初步掌握了其变化规律。 
  肿瘤的出现是因为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如果将失活的抑 
癌基因“补上”,是否能恢复原有的基因平衡,从而抑制癌症的继续 
发展呢?基于这种设想,专家在病鼠体外培养P16、P53、P21这三个 
已知的与肺癌有关的抑癌基因,并将其导入患有肺癌活鼠的细胞内, 
发现恶性细胞不再生长。专家介绍,人体内抑癌基因共有20余个,除 
这三个抑癌基因与肺癌有关外,是否还存在着与肺癌有关基因尚待研 
究。如全部发现,采取这种导入抑癌基因的方法,肺癌将得到最终控 
制。 
  另据了解,该教研室研究人员在肺癌转移相关基因研究上,利用 
mRNA差异显示法证明RAB5A基因的高表达是肺癌转移的特有改变,癌 
基因RAB5A如果形成蛋白质则开始转移。这一发现,对肺癌治疗药物 
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