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报讯近日,武汉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杨占秋研究员等首次证 
实,我国传统中药——大黄,对新生儿、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杀手” 
柯萨奇病毒B3(CVB3)具有“诱杀”作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病毒监测研究报告显示,柯萨奇病毒在人 
群中感染最为常见。在新生儿、儿童突发死亡病例中,20%为病毒性 
心肌炎所致。病毒性心肌炎在新生儿、儿童中的发病率为360/10万, 
死亡率为8%。由于病毒感染后可在心肌中持续存在,目前尚缺乏有 
效的抗病毒治疗手段。大黄主要分布在我国湖北、四川、陕西、云南 
等省排水良好的山地,产量较高。传统中医药学认为大黄具有清肝利 
胆、强心理血、健脾通腑、清肺解毒等作用。 
  杨占秋等利用大黄“五脏皆治”的中医理论,经过两年实验研究, 
建立了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模型,通过血清病理学检查,观察小鼠生存 
率,评价大黄对小鼠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作用,在我国首次证实:大 
黄虽然不能直接“杀灭”CVB3,但可以导致CVB3出现皱缩、脱落、碎 
裂等病变特征,阻止CVB3继续增殖,抑制CVB3复制使其丧失“毒性”。 
在实施大黄对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作用中发现:感染了CVB3的小鼠 
出现后肢麻痹,尾部缺血、坏死和规律性死亡,而经大黄治疗的小鼠 
上述症状明显减轻,且无尾部缺血、坏死,生存率提高,生存时间延 
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