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污染用得着害怕吗?
现代生活避不开电磁波
城市电磁环境是指存在于城市空域中的所有电磁现象的总和。随
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磁技术的应用在给人类创造巨大物质文明的同
时,也把人们带进一个充满人造电磁辐射的环境里。特别是90年代以
来,城市电磁环境更为复杂,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变化。
如今,住在城市里的人们几乎随时随地都在与电子和电磁波相伴
相栖:看电视听广播,叫寻呼打手机,玩电脑上网络,家庭中的电冰
箱、洗衣机、空调器、电热毯、电磁灶、微波炉,还有工作环境中的
塑料热合机、高频加热炉、微波手术刀及超短波理疗仪等,无一不与
电磁有关。
不止如是,城市里的人们还发现,在市区,不仅建有高大的广播
电视塔,而且在自己住的居民区楼顶也出现了许多形状不一,大大小
小的天线。它们中像鞭状的是寻呼台或集群专业网发射天线,而像板
状的则是定向发射天线,如同一口大锅冲天的是卫星天线,那种犹如
一个圆锥体样的就是微波传输定向天线。此外,有些居民区的某一角
落还会冒出一座有规模的110kV或220kV高压变电站。在城市、郊区还
有许多天线塔组成的广播与通信发射天线群。由此可见,我们的生存
环境,尤其是城市,几乎成为一个电磁波世界。
对于存在于我们身边的电磁波,或称电磁辐射,有些媒体一度把
它炒得很热,称它为:危害居民健康的“隐形杀手”、危害环境的“
电子垃圾”、“家用电器———家中的敌人”等等。电磁辐射真的如
此可怕?不同类型的电器设备电磁辐射规律特征如何?这些都是需要
我们去关注和熟悉的。
发射台 变电站 重在科学布局
由于城市的发展与扩大,原建在郊区的一些大中型中短波无线电
发射台站被新开发的居民区所包围,形成了城市新出现的电磁辐射污
染。
前不久,江苏某市郊区的一些人家发现自家的电灯即使关闭开关,
每天也都是亮着的,家中电话机听筒一拿起就传出广播声,电视收看
也受到干扰。这种怪现象把人们吓坏了。后经当地环保监测部门调查,
原来是一座大功率广播电台的发射天线离居民区太近,使居民家的电
灯感应上电,电话机和电视机也受到强电磁波的干扰。目前,环保总
局和广电总局正在积极想办法解决此事,但增加天线与居民区的距离,
合理规划布局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
最近,北京市区内几处居民找到环保部门,反映距离居民楼二三
十米处新建起高压变电站,居民怀疑高压变电站会对周围居民造成电
磁辐射污染。全国其它一些大城市也出现了这种现象。80年代以前,
高压电线(110kV以上)和变电站主要分布在市区以外的地区,90年
代以来,随着城市用电量的增多,为减少电量损耗,电力部门加强市
区内电力设施建设,110kV或220kV高压电缆天始从地下引入城市中心
区。北京、上海等一些特大城市中心区内开始建设110kV和220kV高压
变电站,这些变电站或地面或地下,或户内或户外,引起附近居民恐
慌。
高压电缆和变电站传输的是50Hz工频电流,其本身不产生高频电
磁辐射,其主要危害是当输送电压较高时,在其导线周围产生较高工
频电场和工频磁场,易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对高压电缆及变电站
应采取必要的电磁屏蔽措施,建在市区内的高压变电站(220kV以下
)电磁影响是可以预防的。有关部门对北京市区内几座110kV和220kV
变电站监测表明:变电站周围的工频场强均在10V/m以下,这相当于
环境本底值,国家控制限值标准为4kV/m;但在高压架空线下有较高
的工频场强,不宜建住房或长时间的停留。市区内建变电站尽量远离
居民区,布局在城市绿地或公共建筑附近为好。
头上的天线 不一定有害
市区内各类天线发射的电磁波,传输的均是有用信号,而且大部
分工作在超短波和微波频段(30MHz以上)。当采用定向天线时,电
磁波从天线上辐射出来像花瓣一样向前伸展。电磁波主瓣功率密度强,
副瓣功率密度减弱。目前在市区内遍地开花架设的移动电话基站天线
对周围环境的辐射强度是由方位、方向、高度、距离、俯仰角等多种
条件决定的,只要基站天线规划布局合理,架设规范科学,对周围环
境是不会形成电磁辐射污染的。例如,位于北京玉渊潭西侧的中央广
播电视塔发射多套电视与调频节目,总发射功率近300kW,但是由于
塔高405米,设计服务半径70~90公里,天线辐射的电磁波主瓣均穿
越周围建筑(最高约70米左右)向远处传送,塔近处地面环境及高层
建筑环境均为天线辐射电磁波的弱副瓣区(即俗话说的“灯下黑”)。
同样的原理,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只要高于周围建筑,或天线主瓣方向
避开较近建筑,就不会对周围环境敏感点造成污染和影响。这就要求
移动通信营运部门要科学选择基站位置,规范架设天线,按环境保护
主管部门的规定办理基站建设项目手续,确保环境敏感点功率密度照
射量小于40μW/cm2国家标准。城市规划部门也应严格控制各类天线
周围建筑物的高度。如广播电视塔周围建筑应有一个限高要求,不然
楼房越建越高,不仅会影响广播电视塔电磁波信号的传输效果,还会
造成周围高层建筑受到较强电磁波瓣的辐射。
手机离远点少打点
移动通信中的手持电话机是一种先进的无线与有线接力的通讯工
具。到1999年,全国已有3800万手机用户,而全世界已有3亿多人有
自己的移动电话。
手机是靠发射电磁波传递信息的,尽管其发射功率已从原来的3
~5W降至目前的0.2~2W,但由于通话时,手机天线距大脑过近(几
厘米),通话时眼睛及大脑等敏感器官将受到电磁波辐射。据测试:
手机天线附近正常通话时辐射功率密度为几十至几百μW/cm2,呼叫
时间最大值可达1000μW/cm2以上。国家《电磁辐射防护规定》在一
天24小时内环境电磁辐射的场量参数在任意连续6分钟内的平均值应
小于40μW/cm2(30~3000MHz频段限值标准)。可见,使用手机时
间过长,局部环境有超过环境标准的过量电磁辐射。
据报道,过量的电磁波会引起头痛、头昏、耳鸣、疲劳、情绪不
稳、食欲下降、记忆力减退等综合症状。长时间接受过量微波辐射可
引起免疫力降低、白内障、血压异常、脑机能降低、脑肿瘤及妇女流
产和不孕等。使用手机防止电磁辐射最简单的方法是减少每次的通话
时间,或配一副耳机通话时使用。微波在天线处随距离增加衰减较快,
一般三四十厘米外,电磁波功率密度已很小。在飞机上、医院里和加
油站等处,严禁使用手机,因为微小的电磁波信号也会产生干扰飞机
的自动驾驶系统、病人的心脏起搏器或引起电火花等危险情况。
电磁环境与健康21世纪的研究课题
电磁辐射是指“能量以电磁波形式由源发射到空间的现象”。电
磁波由于看不见、摸不着,也听不到、嗅不着,所以很难被人们察觉。
群众对它很陌生,也就容易产生疑虑。
部分新闻媒体关于电磁辐射的报道不是客观全面,只是耸人听闻
地说电磁辐射有害,可多大强度才有害没有写清楚,这样很容易使群
众产生误解。其实电磁辐射作为一种物理现象在自然界一直存在着,
人们认识它并人工地产生它只是近百年的事。实际上我们生活的空间
无时无地都存在着电磁波,只是绝大部分环境空间电磁波强度不“过
量”。
早在1975年,专家学者就曾预言,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
电子、通信、计算机、汽车及电气设备大量进入家庭,城市空间人为
电磁能量每年可增长7%~14%。也就是说,25年后环境电磁能量密
度最高可增加26倍,50年后最高可增加700倍。21世纪城市电磁环境
将更为复杂,复杂与恶化的电磁环境不仅对人类生活日益依赖的通信、
计算机与各种电子系统造成严重危害,而且会给人类身体健康带来威
胁。但是,城市空域的电磁环境容量究竟有多大,目前国内外尚无客
观科学的论证,但各国都十分重视愈来愈复杂的电磁环境及其广泛的
影响,电磁环境保护和健康保障与电磁辐射污染防治已成为一个迅速
发展的新学科领域。
少受家用电器的“抚慰”
家用电器如使用不当,也会造成家庭电磁环境的恶化,影响人体
健康或造成无线电噪声干扰。家用电器中除要防止微波炉、电磁灶因
产品质量差泄漏过量电磁波外,还要预防极低频电磁场的影响。美国
环境保护委员会经过长期研究发现,长期生活在极低频电磁场中也可
导致人类某些癌症的发生。从电子闹钟、吹风机、电熨斗、电冰箱,
到计算机、传真机、电热毯等,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电磁的“抚
慰”。据《世界博览》报道,电动剃须刀虽小,但3厘米处亦可产生1
5~1500μT的磁场强度(我国环境保护的推荐值为100μT)。科学地
使用家用电器主要是距离防护:如电冰箱远离卧室,电热毯不要带电
使用,微波炉开启后远离及防止儿童接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