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心脏病研究十大新发现 近日,美国心脏病学会公布了1999年在心脏病研究领域里获得的 十大新发现: 一、盐控制基因。发现一种能够控制肾脏对盐摄取量的基因。当 这种被称做S810L的基因发生改变时,肾脏就会保留过多的盐,从而 导致高血压、心脏病,这还揭开了儿童为什么患高血压的谜底。它将 帮助儿科医生搞懂,患有高血压的儿童,其盐基因很可能已经发生改 变,而且很可能有盐基因变异的家族史。 二、UFD1基因丢失。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UFD1基因丢失从而引发 “迪乔治综合征”,UFD1基因丢失是导致西方国家婴儿死亡率的主要原 因。 三、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可以提高。研究人员把受ABC1基因控制的 蛋白质移植到细胞里会分泌出更多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人们常 说的“好”胆固醇。 四、饥钙蛋白Ⅰ。是一种非正常的蛋白质,是心脏收缩非常微弱 乃至心力衰竭的原因。 五、用组织培养的心脏瓣膜。研究人员采用“组织工程”技术在 实验室里培养出心脏瓣膜,并成功地移植到绵羊心脏内。希望不久把 “组织培养心脏瓣膜”移植到患者的心脏里。 六、糖尿病是导致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此之前医学界普遍 认为,导致心脏病的主要原因是抽烟、高血压、高胆固醇、肥胖症、 缺少体育锻炼。研究者的跟踪调查表明,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患者 死于心肌梗死、中风、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人高出两倍。 七、ACE抑制剂兼有治疗心脏病的功能。ACE抑制剂本来是为预防 高血压研制的,旨在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并消除血管内的炎症。现在发 现血压正常的心脏病患者用了这种抑制剂之后,生命得以拯救。 八、PROUROKINASE血块散治疗中风有特效。不仅可以预防中风, 而且可以起治疗中风的作用,如患者出现中风症状6小时之后服用这 种药,依然见效。 九、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术。目前靠X线血管造影术了解动脉是否 出现粥样硬化,未来的检查手段是CT断层照相技术和核磁共振血管造 影技术,其特点是便捷、高效,无痛苦、无危险。特别是核磁共振血 管造影术,能够准确地反映出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美国食品和 药物管理局1999年11月正式批准CT断层照相技术在美国推广应用,但 核磁共振造影技术目前还没有在大范围应用。 十、不开胸的心脏搭桥手术。在患者胸部打一个很小的洞,然后 将计算机控制的微型手术器械由小洞送入胸内实施心脏搭手术。迄今 已经有15位患者接受了这一手术。 (陈如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