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市售鲨鱼丸含PCB
这种物质可致癌
香港消费者委员会测试市面20款被标榜为健康食品的鲨鱼丸产品,
发现最少5个牌子的鲨鱼丸含有可能致癌海洋物质。另外,其中11款
样本鲨鱼丸涉嫌违反“不良医药广告条例”,当中包括声称产品可以
增强免疫能力或有抗癌功效等。
消委会宣传及社区关系小组主席卢子健1月17日指出,该会测试
了市面上20款鲨鱼丸产品,共有5个样本验出含有PCB,其中一款SQ2
第二代鲨鱼丸的情况较严重。依照该产品卷标建议的一日最高食用量
计,摄入PCB所得的毒性含量为体重60公斤成年人每日允许摄取量的1
.3倍,故不适宜长期食用。
这次测试的样本中,其中最少5个牌子含有对人类可能致癌的物
质PCB。由于PCB此种物质共有200种,消委会只测试了25种,因此未
验出有PCB的样本,也不一定含PCB这种物质。
根据在人体研究和动物的试验结果,国际癌病研究组织将PCB定
为对人类可能是致癌的物质,但单凭现有的资料,世界卫生组织也未
能定出一个安全标准,而因现在一些重要营养食品,例如鱼类及人奶
在不能避免的情况下含有PCB,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就应尽量避免从
一些非必要营养来源的食物中摄入PCB。
PCB属于脂溶性物质,可长期残留在环境或积聚于体内。PCB对人
及环境均可造成伤害,过去主要用于电介质,置于电容器、变压器等
电子仪器中,或作热流交换液去调整仪器操作的温度。
PCB主要伤害肝脏及皮肤,食道、免疫系统及神经系统也会受到
影响。在动物试验中,服食小剂量PCB可造成肝、胃、甲状腺受损,
引致贫血、粉刺及生殖系统问题。
另外,动物试验显示,服食PCB可引致老鼠肝癌,故PCB已被国际
癌病研究组织定为可能令人类致癌的物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最理想的是任何食物都不会含有PCB,
但这样需自膳食中删除很多重要营养食物,如鱼类及人奶等。
(摘自1月31日《生活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