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际再生修复视神经先河
视神经微血管重建成功
健康报讯(记者胡德荣通讯员陈德芝)“再生修复”视神经这一世
界难题,日前已被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年仅32岁的李世亭
教授攻破。由他首创的“视神经微血管重建术”被有关专家认为:开
了国际再生修复视神经先河。
在临床上,头颅外伤及颅脑手术等常会造成视觉传导通道的微血
管损伤,致使视神经纤维化缺血、变性和萎缩,随即单眼或双眼失明,
而这一损伤长期以来被医学界认为是无法修复的。近年来国外有学者
研究称,颅神经损伤后存在着神经轴突再生的可能,但这种再生现象
仅限于运动性的颅神经,而对于视神经、嗅神经及听神经等感觉神经
的“再生修复”至今在临床上未见有成功的报道。
李世亭教授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就潜心于基础和临床的颅底显微
解剖及动物实验研究,发现视神经的缺血性萎缩是视神经损伤后的主
要病理过程,也是失明的主要原因,若在损伤早期尽快恢复视神经的
血液供应,将有助于减轻视神经的变性和萎缩,促进视力的恢复。而
如何选择和移植替代的血管以及如何恢复视神经与视交叉处的血液供
应是阻止视神经缺血性萎缩及复明手术的难点与关键。在临床研究中,
李世亭教授将颅外正常的血管经过相应的处理后,借助显微外科技术
将其移植到视神经或视交叉处,巧妙地解决了这一世界难题。
李世亭采用这种自行设计并首创的“视神经微血管重建术”已完
成了2例分别因脑肿瘤切除和车祸而导致的“视觉传导通道”损伤手
术重建。现在这2名患者,经检查,原先失明的双眼术后瞳孔对光反
射比较敏感,视神经诱发电位已接近正常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