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要的就是我们正在做的...

新加坡外科医生拥有第三只手臂

Aesop自动机械
机器人能完全集中遵照指示,也不会疲累或手酸,是外科医生的好帮手。

  新加坡已引进利用机器人辅助医生动手术的新技术,有助于提高手术效率。  

  林美丽医生是新加坡第一个采用Aesop自动机械来进行手术的私人外科医生 。她受访时说,这个月以来她已有5起手术是在声音操作式机器人的协助下完成的 。这5名病人多数原本需要开刀,不过在机械协助下 ,则可进行须高度准确和集中精神的低伤损程度手术(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无需开刀。

机器人更准确又不会疲累

  以往,外科医生在动这类手术时,需要一名助手在旁协助,以摄影机录摄手术部位,医生便能从衔接的电视屏幕上清楚看到正在开刀的部位 。现在由机器人代劳,好处是能长时间操作摄影机,更准确地拍摄手术部位。

  另一方面,机器人能完全集中遵照指示,也不会疲累或手酸 ,外科医生就不需面对助手注意力状况欠佳,或是不能稳握摄影机以致摄像画面摇晃,而不得不暂停手术的情况。机器人还能进行缝针、使用简单手术仪器等其他“任务”。

  过去10年,外科手术领域努力的低伤损程度手术,发展这类减少疼痛性质的手术如针孔手术 、内窥镜微型外科手术、显微外科等等,对病人的来说是一大福音。除了减少痛楚和更加安全,还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和加快病人的复原率。

  林医生说:“有了新科技,将能助医学界扩大低伤损程度手术的范围 ,让一些原本需要大幅度开刀的较复杂型手术,也能以低伤损程度的手术取代。”

  她说,个人已进行的5起手术中,有两起是复杂的胆囊手术,两起子宫内膜瘤问题,和一起肾上腺瘤割除术。

  医学界预见,机械辅助式手术接下来将得到大力发展,推动外科手术的另一波改革。

  来自美国的外科手术专家雷蒙戴特医生形容,辅助手术的机械为外科医生的“第三只手臂”,能帮医生更快更好地完成手术。

外科医生须为新改革作好准备

  他说 , 外科医生必须为新改革发展作好准备,接受训练。刚开始外科医生可先应用新技术于较简单的手术,以熟悉如何正确与安全使用有关机器,过后才将之应用于较复杂的手术如心脏手术。

  他指出,新加坡有条件发展机械式手术,成为本区域这方面的佼佼者,为区域外科医生提供培训与促进学术交流。

  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施春风教授受访时表示,机械辅助式手术有很大的发展潜能,并将促进机械工程、生物物理学和外科医学两者间有更多合作机会。

  他说,上了年纪的外科医生虽然经验丰富,但双手却不再那么灵活,而机械辅助式手术将协助他们克服因老化所造成的生理退化问题 ,延长外科手术事业。

  国大与国大医院已和一家科技公司展开合作,进行机械辅助式手术临床试验。

早报中英对照

机械辅助式手术:robotic surgery

内窥镜微型手术:endoscopic surgery

《联合早报》新加坡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