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炎并再障病 情较危急  
有患者家属问: 
  我的孩子原来患有病毒性肝炎,最近又合并严重的再生障碍性贫 
血。请专家介绍同时患这两种病怎样治疗? 
 
回答如下: 
  在病毒性肝炎发作后发生严重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称肝炎相关再 
障。近年来因该病与肝炎有关,预后差,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1955年,国外有人首次报道了一例病毒性肝炎4周后,发生严重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人。其后人们逐渐发现肝炎相关再障多见于青壮 
年(也可见于小儿),男女比例为2-4∶1。肝炎相关再障占再障总 
发病人数的比例,东方国家为4%~10%。该病的临床特点是在病毒 
性肝炎的基础上出现了再障的症状。从感染肝炎病毒至发生再障的潜 
伏期约6~12周,最长可在确诊肝炎后1年半以上,大多数发生于急性 
肝炎的恢复期。病毒性肝炎可表现为乏力、面黄、眼黄、食欲不振、 
厌油腻、恶心、呕吐及发热,而再障则表现为贫血、白细胞少和血小 
板少三大表现。如贫血可出现乏力、心慌、面色苍白、耳鸣等症状; 
白细胞少可出现发热及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处的感染;血小板减 
少可出现轻重不一的出血情况,主要是皮肤出血点、鼻出血和牙龈出 
血,重者可见颅内、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深部出血。 
  化验检查常提示同时存在肝炎和再障。如肝功能检查显示转氨酶 
高(个别可正常),病毒指标阳性。而骨髓检查显示骨髓造血衰竭。 
近来,有人观察到输血传播性病毒(TTV)与再障的发病有关。 
  在肝炎相关性再障的治疗方面可分为对症和治本两个方面。对症 
治疗包括输血提高血色素,输血小板止血,用抗菌素治疗白细胞低导 
致的感染。治本则根据肝功情况适当应用雄激素+环孢菌素+造血生 
长因子治疗。其中尤以大剂量丙球对肝炎相关性再障具有较好的疗效, 
这是因为大剂量丙球不但具有抑制异常免疫、促进造血的作用,而且 
还具有良好的抗病毒作用,对二者同时具有治疗作用。 
  大部分肝炎相关性再障预后不良,尤其是全血均达重度减少的病 
人,死亡率极高。死亡原因多为感染,或为危及生命的严重出血(如 
脑出血)。人们应重视该病,特别是在应用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时 
需十分小心,一旦发现血细胞减少,应及时停药并在多部位骨穿,争 
取对肝炎相关再障早发现早治疗,设法提高疗效。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病医院 刘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