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要的就是我们正在做的...

holine007.gif (8163 字节)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

华卫列刘莎

  据来自国内各高等院校的资料显示,从80年代中期以来,因心理方面的问题而导致的身心疾病已经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乃至产生轻生的主要原因。对此,教育界人士大声疾呼: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应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因为这一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才以及高校稳定的突出因素。

  上大学,如今已基本成为父母、教师及学生们全力以赴奋斗的目标。在这种一味强调学习好比什么都重要的环境中,孩子们在师长的重重“关爱”下,大多成了学习的“巨人”,生活的“矮子”。然而,一旦他们离开师长的保护进入大学独立生活时,对生活、交往等方面涌现的新问题往往不知所措,并由此引发出心理疾病。北京、江苏、江西、山东、上海等省市的一些高校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跟踪调查表明,大学生中有抑郁、焦虑、社会恐惧、自卑、过分依赖、神经衰弱等心理疾病的人数要高于一般的社会青年,这说明大学生是心理障碍高发人群。清华大学的樊富珉教授对清华毕业班学生所做的研究表明,约有60%的学生认为自己有心理压力,而且大部分学生对压力的处理没有信心。江西省仅1999年1月至10月,因心理问题导致的恶性事件是1996年的3倍。这些调查表明,我国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形势是严峻的,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形形色色的心理问题直接影响他们学业的顺利完成。

  高教界有关人士指出,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虽然都设有正式或非正式的心理咨询机构,但从事这一职业的大多是业余或兼职教师,尽快形成一支专职教师队伍已迫在眉睫。由于大学心理健康教授涉及到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医学等知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这就要求心理学教师既要有很强的敬业精神,对教育和咨询对象的爱心,又需要相关的专业知识,还必须经过特殊的专业训练。他们建议,在对高校的“两课”评估体系中增加有关开展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的内容,要求学校在机构建设、人员配备、经费投入等方面落实到位,并对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的工作进行检查、评估。

  一些教育学者也认为,应当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当成一项必修的基础课程,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心理问题的类型、重点不同,开设不同的课程,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重视大学生心理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上海市教委在今年出台的《上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规划(1999-2001)》中要求,各高校应配备2-5名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到2005年,高校本科争取达到每1000名学生配备1-2名专职心理辅导教师。

摘自《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