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病疑云
在四川省的某些地区,发生了损害髋、膝关节的怪病。医学专家进行
了多年的追踪调查,仍未揭开谜底———
1 怪病村里的愁云惨雾
一条窄窄的土路穿四川省仁寿县满井镇金塘村三社而过,将小村
庄一分为二。在路北的村卫生站里,乡村医生黄金元跛着腿为记者搬
凳子。他的腿就是怪病所致,发病前1.7米的个头,如今已经缩到1.6
米。因双下肢屈蹲困难,他于1991年四处借贷了5000元钱,到省里大
医院做了髋关节置换术,术后虽然疼痛有所减轻,臀部、大腿肌肉却
逐渐萎缩,彻底丧失了劳动能力。其妻也是怪病患者,因受不了病痛
的折磨和债务的压力,于1993年6月自杀。1992年,其子黄志刚18岁
时也患上了这种怪病,短短一年就变成了残疾人。现在他们父子对自
己的病已经不抱治愈的希望,却仍然日夜生活在恐惧之中———生怕
黄志刚3岁的儿子再染上怪病。黄金元指着卫生站前的小路说,就是
以这条路为界,发病的全住在北边,南边只有一个病人。
这里就是人们盛传的“怪病村”。几十年来,村里从几岁的孩子
到八十多岁的老人,有百余人得了这种怪病,由于找不到病因,这里
的村民一直生活在愁苦与期盼之中。
从卫生站沿公路前行约50米,到了冯建光家。他家5口人中有3个
是病人。冯建光原是村供销社的屠宰工,身体棒得很,家境在村里算
是比较好的。眼下的冯建光走路都很困难,他14岁的女儿已经出现疼
痛症状,在医务人员的建议下,寄住到亲戚家里。他的老母亲患病20
多年,膝关节、指关节已经严重变形,无法坐下去,医务人员要给她
变形的膝关节照个像,可她却无法将裤脚提到膝盖以上。
出冯家向右转,上一个土坡,就是重灾户王波文家。王家11口人
中有10个是病人。王波文因心脏病已住院几天,家里只有一条大黑狗
看家。
在王家院子旁,有一口井台高高的水井。揭开井盖,水位很高,
看上去清澈、干净,以前路两边的人都喝这口井的水。
走上狭窄泥泞的田埂,举目四顾,两座小土山之间,有一条长50
0米宽400米的带状小沟即是重病区。两个小山包之一的太阳山,其实
就是一个平顶的圆形大土堆。
站在太阳山上望去,不远处一畦畦绿油油的菜地,一幢幢水泥墙、
外镶白瓷砖的大瓦房,与近处病区里低矮的破旧房屋形成鲜明对比。
这一片原先住着60几户人家,200多口人。现在已经见不到几个
人影,很多户门上的锁落满了灰尘。村民们都晓得这里住不得,身体
好的纷纷外出打工、做生意,生的孩子大都寄养在亲戚家。剩下的就
是丧失劳动能力的病人了。位于病区的村小学早已人去屋空,据说孩
子们都到其他小学去上课了。
走到街口,巧遇王波文的五儿子王建新,他是1976年得的病,那
时只有15岁,身高1.4米,如今站在那里与围在旁边看热闹的五年级
小学生一般高。他还有一个兄弟身高仅有0.88米。王建新含泪说:现
在啥也干不得,跌倒了没人搀扶就爬不起来,自己连袜子也穿不了,
每天必须吃消炎痛,隔天打一针中药针剂。
村里第一个发病的刘云芳已经80多岁,自1948年得病以后,她就
一直靠扶着板凳行走。截至目前,全村已跛(有病理改变)94人,有
症状的118人。
眉山市卫生局副局长张正华问冯建光:如果移民,你愿不愿意搬
走?冯连忙说:求之不得啊,为后代着想也得搬走!
根据发病区域十分狭小的特点,1998年10月30日,仁寿县县长办
公会决定采取搬迁措施。病区群众欢欣鼓舞,可是后来不知什么原因
没了下文。
2 多方调查莫衷一是
1994年春季,以仁寿县卫生防疫站为主,县人民医院参与,开展
了对满井镇金塘三社怪病的调查。血液、头发、土壤、粮食、饮水…
…经多方调查至今仍未找到有意义的线索。县卫生防疫站一直固定专
人,每年对已发病例进行观察,对新发病例进行登记。
已知四川中部丘陵地区及成都平原的内江、资中、广汉、仁寿、
大邑、资阳、崇州市、简阳等8个县市的局部农村先后有该病流行,
省内共有800~1000名病人。据说除四川省外,国内外尚未见此病的
有关报道。1997年秋,四川地病所已对该病的病因进行了科研分析,
经对所采集的血样、头发及土壤、粮食、井水做多种因素检测,发病
区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将所采集到的部分样品送到中国科学院,
仍未找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
从60年代到80年代,四川省卫生防疫站曾对发生在省内8个县的
怪病作过多次调查。仅对广汉市松林乡太阳村9居民组就连续观察了3
年。调查人员从了解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土壤、居民的生产、
生活方式等入手,对病区和非病区、病人和对照人群作了钙、镁、锌、
铁、锰、硫、磷、铅、铜、铯、镉、钼等12种元素分析,并对病区土
壤做过放射性元素测查,结果各种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之内。
通过多方调查,总结出太阳村病人的病因特征:一是病因分布较
局限,且多年未见扩散、蔓延,因而不符合一般传染病的特征;二是
1976年以前该村从未发现此类病人,发病集中在1976年9月,亦不属
于遗传性疾病;三是病因基本属于一过性的,1976年以后,尽管仍有
新发的关节痛病人,但未发现有X线检查的改变。以上表明,该病是
环境因素所致,致病因子很可能通过消化道进入机体。值得注意的是,
病村周围没有工厂,不存在工业污染,病区粮食由集体统一分配,饮
水井公用,发病户仅占22.7%,且有家庭多发现象,提示可能与家庭
饮食受某种有害物质(生物性的或化学性的)污染有关。
另外,据村民反映,村里的鸡、猪、狗、兔、鸭也发现有跛行,
调查人员曾取一只猪腿和一只病鸡检验,均未查出有异常。
生化专家、辽宁省地方病防治所李芳生教授曾从内分泌、微量元
素、维生素等角度对此病综合考虑,由于血样量比较小,一些项目无
法完成。
3 怪病不是大骨节病
“我想应该能找到病因。”中华医学会地方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
员、中国营养学会微量元素专业委员会理事、四川省地方病研究所原
所长助理程云说,这个病范围小,原因不外乎吃的、吸进的、接触
到的。
程云最早接触怪病是1964年。在内江县一个叫蒋家湾的小村,
方圆500平方米,分为3个院坝,一共才100多人,就有70多个病人。1
950年冬到1951年初,全村人关节疼痛,一摔倒就骨折,100%有髋关
节损害。当时,程云看到3岁得病的蒋八娃已经18岁了,四肢短小,
个子仅为83厘米,蒋家湾150多人,经X线检查确认有髋骨改变的占74
%,蒋家湾被当地人称为“子湾”。程云解释,“”是四川方
言里形容“软”的意思,说这个人很“”,就是说人很软,摔倒以
后爬不起来。程云在编《百科全书》时,有专家提出把“”改成“
”更能反映本病。
排除了水、粮等因素,程云从流行病学角度考虑是否在食物保
管、处理方面有问题。他专门请教一位病毒专家,了解到有关病毒对
骨关节的影响世界尚无报道。
1966年,在一次全国性地方病交流会上,程云带着X线片报告
了四川怪病的情况,当即引起两派争论,一派认为就是大骨节病,只
是病变的部位不同,而本质是相同的。另一派则说不是大骨节病,是
另一种骨关节病。后来很多专家专程来四川病区实地调查,包括黑龙
江的大骨节病专家杨建伯、西安医大的放射专家段培浦等,一致认为
不是大骨节病。
程云介绍说,子病和大骨节病一样,都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地
方性骨关节病,病变呈多发性骨炎、软骨炎、骨骺早期愈合、关节疼
痛、变形及四肢功能障碍等改变,但两病之间又有明显的不同:
———从流行病学看,子病地区更局限,呈点状分布,而大骨
节病呈片状分布,病区范围广,全国15个省302个县都有大骨节病存
在。大骨节病主要损害青少年,而子病各种年龄段都可能受害。
———从临床看,子病疼痛以大关节最明显,特别是负重的髋、
膝关节最显著,而肌肉萎缩不如大骨节病明显,X线检查,其病变性
质基本和大骨节病相似,但病变部位不同,子病髋关节损害达100
%,而大骨节病以手足关节改变较重。
———在病理上,子病可见软骨组织的表层有坏死剥落,但未
见大骨节病所出现的软骨深层带状坏死、软骨细胞团反应现象。大骨
节病一般青年人易得,子病男女老少都不能幸免。
4 怪病有十怪谁来揭谜底
1994年程云专门回访病区,大邑、广汉、内江、资阳等地有的
已经城市化,找不到病人了,有的全村已经迁走。只有仁寿、简阳等
地还有新发病人。
仁寿县卫生防疫站站长王登顺将他多年观察了解到的情况作了总
结:绝大多数病人始于左腿踝关节,最初多在运动后出现酸、软,休
息后缓解,继而关节痛,并呈进行性加重,直到全天性的疼痛,多数
患者关节不红肿,平均1.5~2年后疼痛上移至膝关节,并逐渐加重,
与此同时,踝关节的疼痛反而逐渐减轻直至消失。此后,疼痛上移髋
关节,髋关节疼痛加重后,膝关节疼痛减轻或消失。左下肢出现症状
后,右下肢一般晚1~3年出现踝—膝—髋的同样症状。发病约20年左
右疼痛缓解,双下肢肌肉萎缩,关节活动受限,伸屈困难,不能下蹲,
呈“X”或“O”型,身材缩短,走路似鸭摆步。病人X线改变主要在
髋关节,为无菌性股骨头坏死伴关节融合。早期表现为髋关节腔模糊,
后为融合,最后股骨头坏死。
王登顺总结子病有十大特点:病区狭小,边缘明显,几十年无
扩展;地貌、地质、植被等与周围地区无差异,历史上无特殊污染史;
发病年龄分散,最小4岁,最大70多岁,男女发病数基本相同;青少
年发病后,身高基本停止生长,成年人发病后因股骨头坏死,身高要
缩短5~10厘米;患者病变未发展到髋关节时就离开病区,病情可能
痊愈,若之后才离开,病情仍会继续发展;患病后服药者(多用抗风
湿和止痛药)预后效果不如未服药者;发病必须在病区内吃住生活达
4年以上;有家族聚集性;无遗传因素;基本不影响患者的生育和寿
命。自1948年出现首例病例,金塘村三社50年代发病5例,60年代发
病7例,80年代发病23例,90年代发病49例,共确诊85例,占病区实
际人口数39.5%,另有23例已出现早期症状———关节疼痛等。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病,只是人们对其认知有早有晚。像人类
至今尚未攻克的癌症、艾滋病一样,病魔正在时时刻刻、分分秒秒地
折磨着患者的机体,吞噬着患者的生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上千
个四川“子”,盼望着有人帮他们早日揭开这个谜底,让科学战胜
迷信,让子孙后代不再生活在愁云惨雾之中。
祁芳 白国志 (2000.1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