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要的就是我们正在做的...

人工生命:世纪末兴起的新科学
    生命是什么?它是如何起源的?我们可以创造出生命吗?这些
是人们一直在探索并试图回答的问题。20世纪60年代,人们破译了
遗传密码,70年代遗传工程有了重大突破。很自然,生物学研究的
下一个重要目标就是用人工的方法合成生命。然而,以现有生命物
质为基础合成生命似乎前景并不乐观。那么,我们有没有其它办法
创造生命呢?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新的研究思路,
即我们可以尝试在计算机或其他媒质中创造出新形式的生命。这就
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国际上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人工生
命研究的目标。工人生命概念一提出,吸引了众多学者参与到这一
新兴的研究领域中。

    人工生命研究虽然只有十多年的历史,但它的思想萌芽却可以
追溯到本世纪中叶计算机专家图灵关于生物的胚胎发育的数学思想
以及冯诺伊曼关于细胞自动机的思想。他们的这些思想虽然对人工
生命意义重大,但由于当时的计算机速度的限制,并没有立刻引起
人们的关注。

    到了70年代和80年代,随着电脑速度的大幅度提高以及个人电
脑的普及,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图灵和冯诺伊曼的工作。在康韦、沃
弗拉姆等人有关“生命游戏”研究的基础上,克里斯·兰顿发现,
处于“混沌的边缘”的细胞自动机既有足够的稳定性存储信息,又
有足够的流动性来传递信息。当他把这种规律与生命和智能联系起
来,他认识到,生命或者智能很可能就起源于“混沌的边缘”。于
是一个崭新的思想浮现在兰顿的脑海中:如果我们在计算机中建立
起产生“混沌边缘”的一定规则,那么,从这些规则中就有可能浮
现出生命来。由于这种生命不同于地球上以碳为基础的生命,因此
兰顿把它称为“人工生命”。

    兰顿的想法得到了洛斯阿拉莫斯非线性研究中心的多伊恩·法
默的赞赏,在他的支持下,兰顿筹备并主持召开了1987年9月的第
一次国际人工生命会议。会议得到了广泛的反响,150多名来自世
界各地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科学记者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的成
功召开标志着人工生命这个崭新的研究领域的正式诞生。提交的会
议论文经过严格的同行评议,以《人工生命》为题出版。兰顿把参
加人工生命研讨会的人们的思想提炼成该书的前言,在这些文字中,
他阐述了人工生命的主要思想。

    自从1987年兰顿提出人工生命的概念以来,人工生命研究已走
过了13年的历程。人工生命的独立研究领域的地位已被国际学术界
所承认。在1994年创刊并在世界著名学府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的国际
刊物《人工生命》,是该研究领域内的权威刊物。国际上有很多大
学和研究机构设立了人工生命研究室。

    到目前为止,人工生命学术界举办了6次里程碑式的国际学术
会议(第7次国际会议将于今年8月1日-6日在美国波特兰的里德
学院进行),每次会议都有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

    人工生命被认为是走向21世纪的科学。人工生命科学的坚定支
持者法默在题为“人工生命:即将来临的进化”的演讲中曾这样说
道:“随着人工生命的出现,我们也许会成为第一个能够创造我们
自己后代的生物”,“当未来具有意识的生命回顾这个时代时,我
们最瞩目的成就很可能不在于我们本身,而在于我们创造的生命。
人工生命是我们人类潜在的最美好的创造。”

    当然,许多人也许不像法默这么乐观,但人工生命在21世纪肯
定会有重大的突破则是毫无疑问的。

    人工生命已取得的进展以即将到来的进展,向我们提出了很多
值得深思的问题。比如,生命的本质是什么?生命的计算观念与动
力学观念的关系是什么?生命真的可以从简单的规则中突现出来吗?
如何理解突现?人工生命研究可以完全替代人工智能研究吗?如何
区别生命和心灵?计算机病毒是生命吗?假如在21世纪某个时候我
们真的具有了创造较为高等的人工生命的和人工智能的能力,那么,
我们是否应当建立“人工世界”的伦理规则,以避免我们的创造物
会反过来毁灭我们自己?因此,兰顿说:“人工生命不仅是对科学
或技术的一个挑战,也是对我们最根本的社会、道德、哲学和宗教
信仰的挑战。就像哥白尼的太阳系理论一样,它将迫使我们重新审
视我们在宇宙中所处的地位和我们在大自然中扮演的角色。”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