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要的就是我们正在做的...

远离毒品 珍爱生命

  联合国禁毒署不久前发表的世界毒品状况报告显示,近年来,在
全球范围内开展的禁毒运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禁毒前景十分乐观。

  报告认为,全球禁毒最明显的进展是,世界两大主要毒品———
可卡因和海洛因的产量趋于下降。古柯叶和可卡因的加工量在90年代
下降了20%,鸦片加工量仅在去年就减少了17%以上,全球吸毒者人
数也相应有所减少。
  报告说,巴基斯坦经过15年的努力,已基本杜绝了非法种植罂粟
现象。玻利维亚只用了3年时间就将古柯叶的非法种植量减少了大约7
8%。此外,从1985年~1999年间,美国可卡因的消费量减少了70%,
其他毒品的消费量减少了40%。法国、西班牙、德国、意大利、奥地
利、卢森堡和瑞士等欧洲国家因吸毒致死的人数也都有所减少。
  报告同时指出,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毒品走私的范围继续
扩大。据统计,向联合国禁毒署递交破获毒品报告的国家已经由80年
代初的120个增加到90年代末的170个。但目前全球仍有至少130个国
家存在滥用毒品问题。
  联合国禁毒署认为,在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下,到2008年,将毒
品消费量降低一半和大幅度减少非法毒品生产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联合国禁毒署官员呼吁各国制定长期和注重实效的禁毒政策,以减少
毒品的供求。以下是亚、欧、美洲的几个国家大力打击毒品的事例。

  泰国向毒品宣战
  泰国总理他信·西那瓦不久前亲临处于泰国北部“金三角”边缘
的清莱府,向毒品宣战。“毒品问题极为严重,所以我们必须向毒品
宣战。我们不能满足于日常工作,而必须制定一项总体战略。”他指
出。
  这位总理把自己描述为“一支乐队的指挥”,需要协调各方面的
行动,为泰国人民赢得扫毒斗争的胜利。他认为,惩罚不够严厉是目
前毒品走私犯敢于铤而走险的原因。
  据估计,在泰国6200万人口中,有6%染有毒瘾;在540万在校学
生中,大约12.4%需要戒毒。种种迹象表明,毒品问题已经蔓延到了
乡村和学校,而存在于缅甸、老挝和泰国交界处的所谓“金三角”无
疑又提供了毒品的主要来源。
  “金三角”是全球三大主要毒品产地之一,东南亚的“金三角”
是罂粟以及由其加工而成的鸦片的主要产地。除鸦片之外,“金三角”
每年还向泰国输入6亿粒安非他明类化学合成毒品。
  泰国外交部长素拉革·沙提拉泰在清莱府也表示,泰国政府正在
寻求加强与周围邻国的双边和多边合作,并且争取联合国提供相关援
助,以切断毒品、尤其是安非他明类毒品的走私线路。他信也透露,
他已责成新政府预算部门追加专项用于扫毒和戒毒活动的费用。他承
认,为了筹措数以几十亿计泰铢的扫毒和戒毒项目所需费用,可能需
要牺牲一些政府出资兴建的基础设施项目。
  西班牙开展禁毒教育
  西班牙的毒品泛滥在欧盟国家中最为突出。根据官方最近公布的
数字,西班牙监狱中的犯人一半与贩毒有关,青少年中有40%的人与
毒品有过接触。贩毒、吸毒这股毒潮正强烈地冲击着整个社会。对此,
西班牙政府在坚持依法严打的同时,还推行广泛的禁毒教育。
  西班牙全国正在实施一项着眼于防范毒品的《关于毒品的全国战
略》计划。根据这一计划,中央政府建立一个横跨内政部、司法部、
教育和文化部、卫生部和劳工部等政府机构的全国禁毒署。地方政府
也照此设立相应机构。各级禁毒署则确立了以学校和家庭为教育重点、
以青少年为主要教育对象并争取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教育方针。
  在全国各城市,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配合开展“强化公民意识”
活动,让所有公民意识到毒品泛滥已成为西班牙的严重社会问题,应
为铲除这一社会毒瘤尽自己的一份义务。禁毒署代表还同企业和各级
工会签署在劳动职工中防范毒品的协议。不仅如此,到国外旅行的西
班牙公民也在接受禁毒教育之列。
  对于政府方面的上述努力,社会各界也给予积极的支持和配合。
志愿服务人员帮助禁毒部门散发宣传品,深入吸毒人群做解释、说服
工作,甚至为吸毒成瘾的人举办戒毒所。社会参与禁毒的方式还通过
义务讲座和足球义演来进行。一些广告公司也无偿为禁毒部门制作诸
如“在毒品面前说‘不’”和“防范即生命”等公益广告,以教育广
大青少年“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墨西哥向毒品说“不”
  长期以来,墨西哥一直被看作是南美洲毒品贩子向美国走私毒品
的通道,墨西哥自己国内毒品日益泛滥的问题反倒被忽视了。
  墨西哥卫生部的统计数字显示,墨西哥国内的吸毒人数在过去的
10年中增长了一倍多。1990年,墨西哥国内只有3.5%的人吸毒,但
到了1998年,这一比例就上升到了8%,其中青少年吸毒者越来越多。
墨西哥国内毒品猖獗的事实引起了一些有识之士的重视,该国第二大
电视台“阿兹台克”主席里卡多·普列戈的妻子宁法·萨达就私人出
资开创了“远离毒品”的反毒运动,在全国进行反毒宣传。目前该活
动已经在墨西哥的15个州全面展开,墨西哥的演艺界明星们经常出现
在这些州的电台、电视台上,为“远离毒品”运动做公益广告;以“
远离毒品”为主题的宣传集会每次都可以吸引上万人到现场。1999年
5月,“远离毒品”运动还开设了热线咨询电话,迄今为止已经有超
过90万人次拨打过这个热线号码,其中不少是染上毒瘾的受害者向“
阿兹台克基金会”寻求帮助。
  更令萨达感到鼓舞的是,“阿兹台克基金会”的义举得到了社会
各界的支持。许多个人和私人团体都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包括大众汽
车公司、可口可乐公司、宝洁公司在内的一些反毒组织都专程赶到墨
西哥取经,准备在美国推广“远离毒品”的反毒运动。萨达和“阿兹
台克基金会”的成功表明,墨西哥人正在以民间团体发起、民众广泛
参与的独特方式向毒品说“不”。

国斌  (2001.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