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要的就是我们正在做的...

别吃“涂脂抹粉”绿大米

  数日前,报道了济南封杀人工合成的“绿大米”一事。在此我们,
就“绿大米”是怎么合成的、合成用的添加剂是否合法、所用添加剂
是否有毒性等问题,请食品卫生专家予以解惑释疑。
  ———由于近年来绿色食品走俏,深受消费者欢迎,同时也给生
产经营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这是理所当然的事。然而,有些生
产厂家为了多捞钱,趁机打起了绿色食品的旗号,竟然将一种名叫“
竹质精维素”(液体)的物质掺到白色大米中,经过调配、混合、搅
拌的工艺,使大米的外表涂上绿颜色,并起名“绿大米”,也有的叫“
竹颐米”、“竹香米”或“青香米”。生产厂家还标榜这种人工合成
的绿大米“清香四溢,口感舒爽,长期享用,增进健康”,甚至打出
美国某机构认证、国家申报项目等招牌,以欺骗消费者。
  “竹质精维素”这种液体物质是怎么产生的?经查阅有关资料可
知,它是从竹叶、竹青、竹黄、松针、山姜子叶中提取的,又名“鲜
竹液”、“竹香精”。而这些原料的名称并未列在国家卫生部颁布的
《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品种名称》之内,也就是说,按照上述规定,这
些原料是不能用来提取竹质精维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第十条规定:“食品不得加入药物,但是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
的作为原料、调料或营养强化剂的除外。”很显然,厂家将既不是食
品又不是药品的竹质精维素加入作为主食的大米中是违法行为。
  竹质精维素能使大米由白色变成绿色吗?这种液体中是否还有其
他物质?济南市卫生防疫站为弄清这些问题,对当地3个厂家生产的“
绿大米”及使用的竹质精维素进行了抽样监测。检验结果表明:在1
个厂家的产品中检出了人工合成甜味剂———糖精钠;其余厂家的产
品中均有人工合成色素———亮蓝、柠檬黄和人工合成甜味剂糖精钠。
糖精钠与酸复配使用,有令人感觉爽快的甜味。人工合成色素具有色
泽鲜艳、着色力强、易溶解等特点。检验结果证明,生产厂家用的竹
质精维素内含人工合成色素和人工合成甜味剂。正是这些添加剂、特
别是其中呈蓝色的亮蓝和呈黄色的柠檬黄配成了绿色,才使白大米变
成了“绿大米”。而国家卫生部颁布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规定,不得在大米中添加上述色素和甜味剂。
  济南食品卫生专家还指出,理想的食品添加剂应是对人体有益无
害的物质。而人工合成色素多为由焦油所含的具有苯环、萘环等物质
合成制得,所以有一定的毒性。常言道,民以食为天,大米是人民食
用的主食之一,常吃含有人工合成色素的“绿大米”,会在人体内蓄
积,使人中毒。希望消费者不再购买、食用这种“绿大米”。

张忠田 徐永安  (200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