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钞票焉能传性病
   最近有些媒体发表了一些钞票可传播性病的文章,甚至说钞票上 
主要病原菌是淋菌、梅毒螺旋体、尖锐湿疣病毒等,并有报道某某机 
构已在钞票上查出活的性病病原体,从而证明从事与钞票相关工作的 
人员的性病是来自钞票。由于这种不科学的宣传,使得一些人产生了 
性病恐怖症,不敢摸钞票,不敢去公共图书馆翻阅报纸、杂志,惟恐 
由此招来性病;也有人说什么去街头购买物品交流钞票后,回家要用 
消毒水浸手20分钟。这一类宣传,简直让人无法生活。 
  钞票上有大量细菌是事实,因为它暴露在外界环境,并在人群中 
传来传去,随时都可能被污染,但真正可以在钞票上存活的细菌,都 
是对外界抵抗能力较强的种类,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真菌 
孢子以及肠道菌等等。当然通过钞票传播这类细菌的可能性完全可以 
存在,但通过钞票传播性病难以令人相信。 
  引起性病的病原微生物离体后对外界抵抗力较弱,如淋菌、梅毒 
螺旋体一类在钞票上仅能存活一小时左右。很难设想,性病患者把染 
有性病病原菌的钞票(实际上性病患者手上也难有活的淋菌、梅毒螺 
旋体等微生物)传递给接受钞票的人,后者的手又接触生殖器官而导 
致传染,这简直近乎神话。 
  当然,性病并非不能间接传染,但其传播媒介绝不是钞票,只可 
能通过公共浴池、便器、湿毛巾以及与性病患者长期密切接触传播。 
 
  钞票不卫生我们不能否认,因此从事与钞票相关工作的人员工作 
后以及购买东西后充分洗手讲究卫生是必要的。一般用肥皂、流水洗 
涤足以除去手上绝大部分细菌,人们大可不必为此提心吊胆。 
 吕群  (2001.07.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