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果吃不得
前不久,海南省人民医院接紧急报告,海口市罗牛山小学大批学
生出现头痛、头晕、腹痛、呕吐等症状,严重的还有发绀、心慌、呼
吸困难等表现。经初步了解得知,这些学生都是在当日采食了一种形
如花生的绿色野果(当地俗称麻风果)后发病。海南省人民医院紧急
出动6辆急救车,将中毒的67名学生接到急诊科抢救,并迅速和中毒
控制中心取得了联系。一天后,绝大多数学生已转危为安。
那么,什么是麻风树及麻风果,有毒吗,毒性有多强,平常人与
之接触有多大危险呢?
麻风树又名青桐木、假花生、臭油桐,大戟科灌木,高3~4米。
多为药用,以树皮、叶及果实(包括榨油后的渣饼)入药。野生麻风
树分布于两广、琼、云、贵、川等省区。非洲的莫桑比克、赞比亚等
国,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及北澳地区,美国佛罗里达的奥兰多地区、夏
威夷群岛地区等均有分布。麻风树树皮光滑,种子呈长圆形,种衣呈
灰黑色。中医认为它性寒,有散瘀、止痛作用,也可治跌打损伤及皮
肤瘙痒。有趣的是,有的地方还用它治疗胃肠炎。麻风树全株有毒,
茎、叶、树皮均有丰富的白色乳汁,内含大量毒蛋白,种子毒蛋白浓
度最高。其毒蛋白的毒性与蓖麻毒蛋白类似,有强烈的胃肠道刺激作
用,甚至可以导致出血性胃肠炎。种子中还含有少量氰氢酸及川芎嗪。
川芎嗪是一种生物碱,药理作用也很强,主要作用是抑制血管运动中
枢而致使人血压下降,还可抑制呼吸中枢而使人发生呼吸困难。动物
实验显示饲喂麻风果除可以引起动物严重的胃肠炎,表现为黏膜糜烂、
充血外,还可见肾间质炎性浸润、心肌退行性变及心包下出血点、胸
膜下出血等。
引起人中毒的主要为野生麻风树,其分布广泛,一般人都能接触
到。药用栽培的麻风树不大容易发生问题。在麻风树分布区域麻风果
实中毒较为常见,除我国外,非洲、澳大利亚也有麻风果中毒报道。
有报告称,成人吃下3粒麻风果就可中毒,儿童中毒量则更小。其实,
成熟麻风果果实有涩味,虽名叫假花生,但并不像花生那样好吃,误
食多因小儿好奇所致,一般误食的量不是很大。也有报道称进食远超
过3粒而症状轻微的,一般认为这与树的种属不同有关。
口服后吸收很快,因此中毒起病迅速,潜伏期约一个小时。
中毒后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痛及腹部烧灼感,
随即出现腹泻,多为水泻,如不迅速纠正,可导致脱水、酸中毒甚至
休克,严重时可呈现出血性胃肠炎。患者可有烦渴、出汗、流涎、四
肢肌肉痉挛、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心电图改变。有报告说毒蛋白有
溶血作用并可导致人肾功能损伤,虽实际病例并不多见,但不能掉以
轻心。
有一份报告称,麻风果中毒出现阿托品样作用,包括皮肤干燥、
口干、面部皮肤潮红、瞳孔轻度扩大、心率快,可持续4个小时。
麻风果的浆液对眼有刺激,但一般无严重后果,不致发生眼灼伤
等。
麻风果的毒蛋白本身还有水解蛋白的作用,因此大部分可在胃肠
内分解而解毒。病程一般较短,大约在一天之内可完全恢复。
对中毒患者要尽快催吐与洗胃,迅速采取措施为其补充液体纠正
水电解质紊乱,严密观察有无出血性肠炎表现及溶血倾向。
吴文红 丁茂柏 (2000.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