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要的就是我们正在做的...

骨痂与骨肉瘤的鉴别

  先告诉您一件真事:刘嘉是一名15岁的中学生。最近学校要开运
动会,他跃跃欲试。但左脚不争气,近两周老是疼痛。妈妈带他去医
院拍了X线片。医生发现他的第5骨中段有一不均匀的高密度软组织
块影,边界尚清楚。为明确诊断,医生为他取了活体组织检查,发现
有大量活跃的新生骨母细胞,分裂像多见。病理诊断为骨肉瘤,医生
建议他行截肢手术。刘嘉的爸爸妈妈在极度悲哀中,带着病历及切片
到多家医院会诊,结果意见不一致,最后来到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由
于解放军总医院曾经有过类似的经验和教训,而且对骨折后修复性骨
痂有过深入的研究探讨,因此,很明确地诊断为骨折后的修复性新生
骨(骨痂),否定了骨肉瘤的诊断,免除了截肢手术。5年过去了,
刘嘉现健康如初,已是一名勤奋的大学生了。
  再看看是怎么回事:骨痂是指在大约骨折10周左右,骨折的两端
之间及其周围均被新长出来的编织骨、软骨和纤维组织充填,从而构
成骨痂。
  骨痂根据其所在的部位分为内骨痂和外骨痂。内骨痂位于两断端
及两骨髓腔之间;外骨痂位于两断端周围。在骨折修复过程中,外骨
痂的作用是固定两断端的位置,内骨痂才真正是修复两断端的结构,
因此内骨痂作用是关键性的。
  参与骨痂形成的细胞必然是重新侵入骨折部位的细胞。大多数人
认为这些细胞的来源是骨膜和骨髓中的生骨细胞。光镜下可见生骨细
胞分裂增殖、分化及形成骨的过程。在骨折时由于形成丰富软骨与紊
乱的膜性骨(下图示),在改造形成原始骨痂中,会造成令人为难的
显微镜下表现,而与骨肉瘤混淆。在成骨不全中骨痂形成尤其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