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某报报道:“关于‘双胞胎秘方’的说法有多种不同版本,有人说它是几
味名贵中药合成的,有人说它是一种进口针剂。它的价钱也是从数千元到上万元不
等。还有人说此秘方一般人即使出高价也买不到,也有人说,现在有专门出售此
‘秘方’的‘串串’,掏钱即给……”
从前一段时间开始,一个关于“双胞胎秘方”的传说在悄悄蔓延。翻开京城的
某些杂志以及外地一些报纸,对“打一针,生两个”的所谓“秘方”的报道中,有
人煞有介事地说:“我家楼上某户就是打了一针,结果生了一对‘龙凤胎’。”还
有人虽然绝口不透露,但许诺同事:当你结婚时,我就把这个高价买来的“秘方”
当做结婚礼物送给你。有些作者在文中提到其本人就曾遇到过朋友之托,“你们当
记者的认识的人多,是不是知道哪里有卖这种方子的?”
尽管各种“揭秘”的文章中,关于这种并不神奇的药剂的解说、关于适用人群、
药物反应等医学常识已经有所提及,但仍有人在悄悄地问:到底有没有“秘方”呢?
一位熟识的妇科大夫打电话来告诉记者,提到最近有一些亲戚朋友悄悄地问她,
能不能从医院“搞一些”这种针剂。她说,“我从一名大夫的角度认为,你们有必
要给大家解解这个‘惑’了。”周二上午,记者来到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婴研
究院。刚刚做完一个手术回到值班室休息的副主任医师杨欣翻开床头的一本教科书
以及几本医学杂志,为记者讲述了这种所谓“秘方”的秘密。
■不要去干预它
杨欣大夫也遇到过一位老同学找到她的情况,问是不是能帮一个朋友怀上双胞
胎。因为她的老公是家中的独子,极想多生一个孩子,但两个家族都没有生双胞胎
的历史,听说外地有这种“秘方”,便想方设法求助。“我把老同学说了一顿,结
果她好久不答理我。”杨大夫笑道。
在《妇产科学》的教科书中,对多胞胎称作“多胎妊娠”。自然的生育中,双
胞胎的发生率为每80例中有一例,3胞胎为6400例中出现一例。多胎妊娠为高危妊娠。
杨欣大夫告诉记者,通过医疗手段使患有不孕症的女性能有自己的孩子,这属
于生育调节,而正常人使用这种手段,属于对生育这种自然过程的干预了。“生育
是一件极其自然的过程,我们不应该用人为的方式去干预它。更重要的是,关于生
命本身,关于受孕的过程,这中间的种种秘密,我们还远未探明。比如双胞胎中的
一卵双胎现象,受精卵为何会分裂成两个胚胎,现在还没有一个完全合理的解释。”
■成功率非常低
“临床中确实有促进排卵的药,以帮助患有不孕症的女性获得生育的机会。用
药后可以一次排两到4颗卵,多几个受精卵,确实有生双胞胎甚至三胞胎的可能性存
在。但不是服用药物后就会绝对产生。”
杨大夫说:“成功的比例是很小的,并不是人人都可以用这种药。医院不会给
那些具有正常生育能力的人用这种药。”同时,她托记者郑重告诫人们:“不要违
背自然规律。这种药有一定副作用,会使一些人月经紊乱,引起一些妇科疾病,并
有可能造成继发性不孕。”
“在临床中应用某些药品只是一种手段,不能称之为‘秘方’。”至于“秘方”
之说的由来,杨大夫认为,这可能是一些没有职业道德的医务人员,为利益驱动而
干起这不负责任的违法勾当。先是一些专业人员及其亲朋好友自用或帮忙,后来便
在社会上逐渐传开来。
■“强刺激方案”
在教科书中,对这种“秘方”的医学解释使用的是“超排卵”一词,其目的就
是使卵巢获得超生理水平的反应,不啻为一种“强刺激方案”。不同的患者对药物
的反应性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从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到对超排卵治疗毫无反
应都有可能出现,轻者可能为腹痛、疲乏,中度症状为头晕、恶心,腹泻,严重者
腹水会明显增加,呕吐甚至虚脱,卵巢增大,大量胸水和腹水可导致心肺功能障碍,
伴有血液浓缩、高凝状态,以及电解质失衡、肝功能受损等。
被传说得神乎其神的所谓秘方在西医上叫“克罗米酚”,学名是绒毛膜促性腺
激素,英文名缩写为hCG,另一种叫绝经期促性腺激素,英文名缩写为hMG。都是肌
肉注射的针剂,在临床上用于脑垂体及卵巢功能减弱的病人。要通过观察宫颈粘液、
测定雌激素水平等一系列手段来决定是否单独使用一种激素,或者何时注射hMG,何
时停用,之后继续注射hCG。当有某种症状发生时,当即就应停止注射,否则会发生
过度刺激。正规的医院里,是绝对不会开给患者让其独自使用的,而必须在医生严
格监测下进行。
■为何充耳不闻
在《生殖医学杂志》的一篇题为《卵巢对超排卵治疗的反应过度与不足》的文
章中,记者看到这样的段落:“……对卵巢反应过度的危害以及发生的背景因素认
识不足,为了追求卵泡数而企图募集大量的卵泡并轻易使用强刺激方案,或基于医
疗以外的其他原因,在卵巢出现过强的反应时仍不放弃治疗,是导致卵巢反应过度
的重要原因。卵巢对超排卵的反应超出一定程度后,就会表现出一系列的典型症状
和体征,它被定义为OHSS。仅使用卵泡刺激素不足以诱发典型的OHSS,它通常出现
在使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后,一旦妊娠,hCG在体内持续存在,症状体症将
持续两到3个月,而严重的OHSS常伴有妊娠,因此,hCG是OHSS发生的重要因素……
总之,超排卵的目的是使卵巢获得一种超出生理水平的反应,要完全避免卵巢过度
刺激综合症的发生是难以实现的。”
这些对记者而言过于艰深的医学名词,对大多数人来说,它们也同样地深奥难
懂。也许,这正是很多人对基于科学的理性解释拒绝接受,对用药以及多胎妊娠带
来的大量负面后果不予相信,对医生的警告充耳不闻……这种普遍社会心理的成因
之一。就像某报的一篇关于“秘方”揭秘的文章中说的那样,“本报报道关于‘生
双胞胎’的‘秘方’后,接到了很多电话,问题只有一个:你就告诉我到底有没有
‘秘方’!”潜台词是:别的我根本不关心!
采访结束后,刚出医院大门,迎头碰上一位大学同学陪着妻子来做怀孕检查。
听说这期在做“打一针,生两个”的题目,他的脸上露出感兴趣的神色。记者答曰,
“几率很低,有药物反应,不会有正规的医院为你做的。”但他还是重复了几遍,
“到底管不管用呢?”
去往医院的路上,出租车在胡同里绕近道,看到两名身穿红T恤、黑短裙的小女
孩从一个小店里各举着一个“可爱多”走出,一样的发髻,一样的面孔,非常惹眼。
记者不禁想,即使已经明确告诉人们所谓的“秘方”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但仍旧有
一些人愿意坚持相信它的“奇效”,并乐意付出金钱和身体的代价去尝试,这种心
理到底应该如何解释?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们当然可以给出深邃得多的解释,但重
要的是,这种心情如何释怀呢?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