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野果慎采摘
近日,我中心接连接到来自陕西和重庆的三起食用马桑果引起中
毒的求助电话。中毒者均为4岁左右儿童。在中心专家的指导下,患
者都得到了及时处理。现三名患儿已痊愈。
马桑果又名毒空木、马鞍子、黑果果、扶桑等,为落叶灌木,高
4~6米,树皮红褐色,叶椭圆形。花小,绿紫色。果实熟时呈红色或
紫黑色,扁圆形,外形似桑椹,味微甜,易被儿童采食。主要分布于
我国西北、西南等地。其叶、根和树皮供药用。马桑果有毒,但以果
实含有毒物质最多。有毒成分为马桑内酯、吐丁内酯等,其药理性质
与印防己毒素相似。中毒机理是通过大脑皮质刺激延脑兴奋呼吸中枢、
血管运动中枢以及迷走神经中枢,增强脊髓反射。
中毒者在食后0.5~3小时内出现头痛、头昏、胸闷、恶心、呕吐、
腹痛等。严重者全身发麻、心率减慢、呼吸加快,出现阵发性抽搐。
多次反复发作性惊厥可引起呼吸衰竭。
急救方法:(1)立即催吐,洗胃。取碳酸氢钠10g,溶于温开水
中灌胃,然后导泻,并用蛋清灌胃。(2)止痉。口服水合氯醛、苯
巴比妥钠等。也可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或10%水合氯醛灌肠。(3)
对症治疗,补充维生素C、K并大量服白糖。(4)救治中禁用吗啡
类麻醉药物,禁用可拉明,禁用酊剂及其他含酒精的药物。
最近,人们爱吃的桑椹也大量上市了。桑椹是桑树的果实,成熟
时饱含浆液,味道酸甜,清香,有白色和紫黑色两种,因一般水果店
内买不到,也被视为野果。如果超量进食,对消化道可产生刺激性症
状,因桑椹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能使胰蛋白的活性降低,从而影
响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并引起消化道异常,出现恶心、呕吐、腹泻、
腹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血压下降、脱水、休克等。
山上的小野果虽然新鲜、味美,但是千万不能贪嘴多吃,不要甜
了嘴巴,毁了身体。
周晓蓉 吴文红 (2000.07.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