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要的就是我们正在做的...

holine007.gif (8163 字节)
让心身疾病远离你
-
45岁的张女士患上了糖尿病,为尽早摆脱病魔四处求医。可她常听医生对她说的一句话却是“既来之,则安之”。当张女士得知这类心身疾病没有办法根治的时候,她非常苦恼。据了解,患有张女士这类疾病的人逐年增加,因而如何预防心身疾病,被学者们列为21世纪医学难点之一。
  研究资料显示,随着工业化进程,城市人口密集,竞争加剧,加上环境污染和噪声等有害因素干扰,许多疾病不再单独由细菌病毒等生物因素致病,而是夹杂了心理、社会诸多因素。临床上常见的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消化性溃疡、支气管哮喘、类风湿关节炎、神经性皮炎和原发性痛经等均属这类心身疾病范畴。我国著名精神医学和心理卫生学家陈学诗教授介绍说,心身疾病虽然主要表现为躯体症状,但它的发生与个体生理素质、个性特征、行为方式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而,从人的心理、社会因素着手进行预防,肯定是有益的。
  调整性格
  早在30年代,国外专家就认定人格特征与特殊的疾病有联系。5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弗利曼还把人的性格分为两个极端:A型和B型。前者具有积极进取,以易激动、急躁的行为特征;后者遇事从容安详,不计较得失。
  陈学诗教授说,就上述两种极端的性格特征来说,大多数人属于中间型。人的性格是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但为了预防心身疾病,不妨按A型的特点检查自己,对自己性格中偏A型的方面,积极调整使之趋于B型。陈教授强调,尽管人的“禀性难移”,但只要愿意改并持之以恒,就会成功。
  心理减压
  现代生活的各种压力,像身边的空气一样无时无刻不在挤压着我们。许多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心身疾病的发生,通常都与生活事件刺激或诱发有关,尤其是那些不良的生活事件最易致病。采访中,记者碰到一位正在医院接受脑卒中康复治疗的中年工程师,他得病就是因为当初没能如愿晋升高级职称,长期郁闷在心,后奉行“心诚者,事竟成”信条,继续埋头工作,直到得了高血压、冠心病,还不愿意放弃目标,“小车不倒只管推”,结果突发脑溢血,差一点丢了性命。
  陈学诗教授告诉记者,“紧张与压力是杀人不见血的恶魔。”长期紧张与压力可使人体脑内植物神经系统失衡,内分泌紊乱,免疫水平降低。
  生活事件一般称作受到刺激,由于每个人对生活事件的易感性不同,对于感受域低的人来说,即使遭遇轻度的生活事件也容易得病。所以,要经常对自己进行心理减压,学一些宣泄及放松的艺术,放松是控制紧张与焦虑的有效方法。陈学诗教授奉劝大家,工作应当努力,但内心要给自己留一份超脱,至少要有这样的心态:世上没有完美,我努力了,做不好也不是自己的错。
  行为治疗
  许多研究证明,行为治疗对于预防心身疾病十分有效。1976年,芬兰东部开始进行冠心病的行为预防研究,在人群中大力推行戒烟、减肥、增加体力活动、控制血压,使那里的冠心病发病率明显下降。这就是行为治疗的结果。从80年代开始,由冠心病引起的心肌梗塞已成为我国死因的首位。据北京市调查,每100死亡者中,有70.5人死于心肌梗塞、中风和癌症。陈学诗教授说,现在这三种疾病的研究机构越来越多,诊断和治疗方法不断提高,但不少医生认识上仍有误区,只注重疾病本身的生物因素,如对冠心病患者只预防心肌梗塞,对动脉硬化者全力预防血栓形成或脑溢血,而忽略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陈教授认为,如今生活好了,可许多人从不研究自己的生活方式,稀里糊涂得了病,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只要保持健康心理,合理饮食,坚持体育锻炼,戒除不良嗜好,心身疾病就会远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