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要的就是我们正在做的...

纳米药品开始与我们相伴

  与基因、网络一起被人们并称为“21世纪三剑客”的纳米技术,在新旧世纪交替之时正式登场。

  据最新消息,广东一家公司以“广谱速效纳米抗菌颗粒”为基础原料开发的第一期纳米产品如创伤贴、溃疡贴和烧烫伤敷料等已经获得广东省医药管理局和卫生防疫站的生产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审批,近期内将批量进入市场。这个消息意味着人们畅想了许久的纳米药品由此将正式进入我们的生活,也意味着纳米药品的产业化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纳米生物医药制品是应用纳米技术将纯天然矿物质经超精细方法加工制成的,以此为原料制作的医药卫生产品,广泛用于人体体表和粘膜的抗菌消炎,是一种纯天然的、无耐药性的新一代绿色抗感染药物。纯天然的基础材料在纳米技术的改造下,能够发挥出惊人的杀菌效果,它能够使菌体变性或沉淀,而不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这是在抗感染药物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

  抗生素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医疗抗感染药物。但滥用抗生素会产生严重后果,即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细菌的耐药性和不断的变化,使一些病症到了无药可治的地步。全国烧伤学会主席杨宗诚教授说:“在治疗烧伤临床,抗生素是用得最多、最普遍的,往往最新的抗生素一出厂,便用于烧伤治疗。一种新药一问世,经过两到三代的细菌繁殖,细菌便产生了耐药性,药品的新品发展甚至跟不上细菌耐药性的发展速度,有的细菌已到了无药可治的地步。”

  纳米生物药品却不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而且它还有一项特技,那就是一旦遇到水,便会对细菌发挥更强的杀伤力,使产品的抗菌效果更强。由于纳米材料吸附能力强,即使作用过程缓释,多次洗涤后也还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纳米材料的渗透力也很强,能够深入皮下组织,进行消炎灭菌。专家预测,纳米医药产品有可能成为某些抗生素的替代产品,这将在医药界引发一场革命。

  一味普通的中药牛黄,加工到纳米级的水平,其理化性质和疗效发生了惊人的变化,甚至可以治疗疑难绝症,并具有极强的靶向作用。华中科技大学徐碧辉教授等据此提出了“纳米中药”的科学概念,并申请了纳米中药技术的第一个专利。  四川大学最近传出一个惊人的消息,该校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李玉宝教授将研制出一种用纳米材料制成的人工眼球,这种眼球不仅可以像真眼睛一样可同步移动,也可以通过电脉冲刺激大脑神经,看到精彩世界。据称,这一技术目前在全世界也是首屈一指。

  过去人工眼球一般是用狗眼或玻璃聚合物替代,很难与人体的生物性相溶,往往会被排斥出来。后来,生物陶瓷眼球出现,与眼肌组织达到了很好的融合,并可以实现同步移动。  纳米眼球如何实现“看”的效果呢?“纳米晶体制成的活性复合材料,主要用作眼球外壳,里面放置的是微型摄像机、集成电脑芯片,通过这两个部件将影像信号转化成电脉冲,来刺激大脑的振叶神经,实现可视功能。”而对于电源,则是通过一种微型无线接受系统实现。对于具体实现过程,李教授以“商业秘密”为由不愿过多透露。

  李教授透露,由于这一技术牵涉到医学、图形图像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需要的资金非常多,“一旦有足够的资金,我相信,到明年底,纳米眼球就可以实现产业化”。不过,嗅觉灵敏的商家已看到了这一项目的巨大前景,目前已经有荷兰、北京和四川等地的多家企业,开始纷纷与李教授“亲密接触”。

福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