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规模空前的第16届国际声学大会上,中国重庆医科大学肿瘤治 
疗中心的王智彪教授独爆冷门。当他以大量令人信服的科学数据、图 
片资料报告了该中心采用超声聚焦刀临床治疗晚期骨癌、乳腺癌、肝 
癌等获得满意效果后,全场为之轰动。 
  在防治肿瘤的长期实践中,超声诊断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 
来,超声治疗又成了医学界的关注点。与此同时,由于肿瘤手术切除 
范围观念的转变,寻找一种既具有放疗、手术治疗效果,又无创的肿 
瘤疗法,成为肿瘤科医生追求的目标。重庆医科大学的科研人员历时 
11年刻苦攻关,终于再辟肿瘤治疗新径。 
  日前,记者走访了该校肿瘤治疗中心,面对这台我国首创、具有 
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设备,通过王智彪教授、陈文直副教授的现场 
讲解与演示,记者充分领略了超声聚焦疗法的妙处。 
  作为一种非放射线类机械波,超声具有良好的能量渗透性和生物 
组织内聚焦性。因此,将体外的超声束准确聚焦于机体内的靶组织, 
在0.5至1秒内可使该组织达到65℃以上的高温效应和空化效应,从而 
在顷刻间使肿瘤组织产生凝固性坏死,失去增殖、浸润和转移能力。 
这些“良”性化的病灶最终会被机体溶解吸收。此机理类似于太阳灶 
聚焦阳光于焦点处产生巨大能量,所以有人将超声聚焦比作一把体外 
操作、体内切割的“刀”。其实,它的全称应为“高强度聚焦超声肿 
瘤治疗系统”。 
  从该疗法的具体演示情况看,整个过程似乎非常简单:经过硬膜 
外麻醉的患者被固定于治疗床上,医生通过显像定位装置探测肿瘤位 
置、形状、大小,再由高频发生器输入电能,经电压换能器转变为超 
声波。于是,这些低能量的超声波透过人体组织聚焦,产生巨大的能 
量叠加而形成超声聚焦点——“刀头”。此时,医生操作计算机控制 
装置引导“刀头”对癌块进行点、线、面运动性扫描“切割”。由于 
是精确定位聚焦,除在癌细胞处形成三维立体凝固性坏死灶外,周围 
正常细胞安全无恙。因为没有动用刀剪等手术器械,患者既无创口, 
也不流血。 
  超声聚焦与放射外科疗法(如X刀等)以及温热疗法相比,具有 
哪些不同之处?据了解,放射治疗以射线为治疗源,会产生电离辐射 
波,人体组织对其耐受量有限;温热疗法是在43℃~45℃内,利用肿 
瘤细胞比正常细胞对热源更加敏感而使其缓慢受损,其治疗范围相对 
局限。上述方法均不能进行实时疗效监控。这些不足恰好为超声聚焦 
所弥补。但超声聚焦刀目前仅适于乳腺癌、骨癌、肝肾等肿瘤治疗以 
及晚期癌性疼痛控制,不能用于含气空腔脏器肿瘤(如肺癌)的治疗。 
 
  据了解,超声聚焦刀问世后,已有200多位患者接受治疗。经病 
理、电镜、CT等检查证实,总有效率、肿瘤缩小或部分消失数量、至 
少一项影像学好转的证据比例均超过90%,患者肌体的应激反应明显 
低于外科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