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报讯12月26日从武汉大学医学院传出信息,该院病毒研究所林 
      雨霖教授、周峰副教授等在我国首次克隆出丙肝病毒非结构区第五区 
      全部抗原信息的蛋白,为新一代丙肝诊断试剂的开发提供了“物质基 
      础”。这项成果《丙型肝炎病毒(HCV)NS5区高效抗原决定簇基因重 
      组、克隆、表达与鉴定》经专家鉴定达到先进水平。 
        丙型病毒肝炎的“罪魁祸首”是丙型肝炎病毒,但人类直到1989 
      年才发现它,10余年来,世界各国科学家对丙肝病毒进行了大量的科 
      学研究,但至今尚未针对丙型肝炎找到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手段,更谈 
      不上理想的抗丙型肝炎病毒的药物和特异性丙型肝炎疫苗。各国科学 
      家现在只是公认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区第五区是最主要的“元凶”, 
      但对这个“元凶”却是束手无策。因此,对丙型肝炎进行早期、灵敏 
      的特异性检测是当今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部门诊断患者和控制丙型肝 
      炎病毒传播的重要手段。 
        1996年以来,林雨霖教授带领她的科研组从丙肝患者血清中获取 
      丙肝病毒的核糖核酸,经过无数次基因重组实验并运用其他基因工程 
      技术得到了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三个基因片段,证实了决定丙型肝炎病 
      毒毒性的是丙肝病毒的非结构区的第五区,获得了高效抗原决定簇的 
      基因片段,并首次成功克隆出该区全部抗原信息的丙型肝炎抗原蛋白。 
      有关专家认为,“这将大大提高现有预防和临床医学丙肝病毒诊断试 
      剂特异性和灵敏度,为建立和开发新一代诊断试剂奠定物质基础,具 
      有重大的应用前景和经济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