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要的就是我们正在做的...

血脂:无声的凶手

  1992年,心脑血管病死亡占世界人口死因构成25%,居各种死因
首位。1996年为29%,1999年已达33%。在北京市,自90年代以来,
心脑血管病死亡在人口死因构成中一直占50%左右。可以说,心脑血
管病已成为人类第一杀手。
  作为心脑血管病病理基础的动脉粥样硬化是怎么造成的呢?在众
多内外因素中,最重要的是高血压———悄悄的凶手;高血脂———
无声的凶手;吸烟———微笑的凶手;糖尿病———甜蜜的凶手。每
一个凶手都能独立致病,约使发病率倍增。如果几个凶手并存,则有
相乘作用。比如前三者并存,发病率则为正常人的8倍,如果再加上
糖尿病,则发病率可高达16倍。
  目前我国人群中,总的趋势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越来越高,发
病年龄越来越年轻。
  东欧和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属上升型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五大洲心血管病流行趋势呈三大类型:
下降型,稳定型,上升型。
  美国从1974~1993年,20年间,冠心病死亡率下降52%,脑卒中
下降59%。
  日本从1970~1989年,20年间,脑卒中死亡率下降42%。与此同
时,东欧一些国家约上升一倍。
  1957年,我国心脏病和脑卒中死亡率为86.2/10万,占人口死因
的12.07%;1994年,分别增至217.07/10万和40.72%。据MONICA研
究,北京地区70万监测人群中35~74岁年龄组1984~1993年10年间冠
心病事件发病率男性上升36%,女性上升66%。上升幅度在五大洲中
名列前茅。波兰、保加利亚与我国都属上升型。
  尽管减肥药比比皆是,我国人群超重率在近15年间整整增加了一
倍以上
  一些前瞻性心血管病流行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南北方城乡居
民的体重指数—超重率、肥胖率、腹围、血脂水平均呈明显的稳步上
升趋势。我国人群血胆固醇的最佳水平为140~180mg%,若以>200m
g%为界,则男性35~59岁人群中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已由15年前的1
7%升至5年前的24%和目前的33%,女性则分别由9%,升至27%,
又升至32%。前瞻研究表明:我国人群每日多进食50克肉类,或糕点,
或蛋类,其胆固醇浓度上升分别为约10mg%,21mg%,尽管减肥药比
比皆是,但我国人群体重超重率在近15年间却整整增加了一倍以上。
尤为严重的是,对心血管危害最大的苹果型肥胖———大腹便便(男
性腰臀比>0.90,女性>0.85)增加的最明显。而教育层次越低人群
则增加的越显著。
  研究表明:随着体重、腹围、血脂的上升,新的心血管病发病死
亡高峰将随之到来,这正应了英国一句古老的谚语:“腰带越长,寿
命越短”。
  1992年发表的维多利亚宣言,如暮鼓晨钟,发人深省:我们已经
到了这样一个时代,心血管病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预防的。
  首先要架设起三座桥梁:科学和政府决策之间;知识和行为改变
之间;医院和社区人群之间。只有当政府和全社会都来参与;只有当
知识从书本中解放出来,进入千家万户,变成千百万人的自觉健康行
为;只有当医学重心下放,进入社区,眼光前移,预防为主时,心血
管病带来的社会问题才有可能解决。
  心脑血管病发病因素中,遗传只占15%,而个人生活方式占60%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最重要,这四大基石
可使各种慢性病总体发病率下降一半以上。在美国,这四大基石可使
美国人均预期寿命延长10年,而如果采用医疗方法,要使美国人均寿
命延长1年,就需要数百亿至上千亿美元。在美国冠心病死亡率下降
的有关因素中,一、二级预防起了2/3的作用,医疗进步约起了1/3
的作用。结合国情,一级预防可首要概括为“一、二、三、四、五,
一天一万步,三自加一包,百岁犹未老。”二级预防最有效的是被称
为里程碑的他汀类药物。
  由于高血脂毫无症状,是无声凶手,因而常被医生和病人忽略。
在三级甲医院的住院的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病人中合并高血脂者,尚有
约一半属“治疗空隙”———即该治疗而未治疗,更遑论一般高血脂
病人,治疗率可能不足10%。
  有报告指出:在训练有素的专科或社区医生那里,医患关系很好,
病人治疗的顺从性,不论是高血脂,高血压,或是糖尿病,都能从一
般的30%提高到80%,足见“以人为本”的重要性。

洪昭光  (200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