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报讯(记者王雪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闻良珍教授等在“ 
      九五”科技攻关收尾之际拿出不俗的“战果”:在国内外率先确立用 
      RT-PCR技术进行产前巨细胞病毒宫内感染的诊断方法,同时还从祖 
      国医药宝库中寻得良方,有望打破孕期巨细胞病毒感染长期无药可治 
      的局面。 
        孕期感染,特别是巨细胞病毒(HCMV)是引起流产、死胎、先天 
      畸形或智力低下及进行性神经性耳聋的严重致病原因。据调查,我国 
      大城市孕妇HCMV感染相当普遍,LgG阳性平均检出率为87.1%,但迄 
      今尚未确立胎儿宫内活动性感染的诊断方法,孕妇一旦感染亦无药可 
      治。 
        研究人员对我国武汉、沈阳、上海三地区5808例育龄妇女及不同 
      孕期的孕妇进行病原体感染筛查,并对先天性活动性感染儿进行了系 
      统跟踪,在国内外率先采用RT-PCR技术检测HCMVmRNA的表达,结合 
      孕中期脐带穿刺技术,建立了产前胎儿HCMV感染诊断安全、可靠的方 
      法;采用贝利婴幼儿发育量表和脑干诱发电位、头颅超声对先天性HC 
      MV感染儿进行系统追踪监测,发现先天性HCMV感染严重影响婴幼儿智 
      力及听力发育,头颅超声可作为宫内感染的辅助诊断手段。其中追踪 
      感染儿年龄最大的达到6岁半,国内未见报道;通过体外实验、动物 
      模型及临床观察等的筛选研究,首先发现中医药金叶败毒方具有抗HC 
      MV作用,治疗后感染妇女的血清转阴率为80.39%,显著高于对照组 
      的13.60%,其宫内传播率为19.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1.35%。 
      该技术目前已申请专利,有望解决孕期HCMV感染无药可用的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