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胃癌诊断有新指标
 胃黏膜腺口形态变化与癌有关 
  健康报讯(记者陈汉桥)大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外科主任胡祥 
教授等研究人员日前完成的“胃癌多阶段发生中腺口形态变化的研究” 
,探索出了一条预测及发现早期癌症的新途径、新方法,对胃癌的早 
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胃癌的早期诊断以往主要靠胃镜下的表现、病理诊断和术后标本 
检查来确诊。胡祥教授主持的课题组通过对40余例早期胃癌腺口形态 
的研究,运用多种分子生物学方法的检测以及实体显微镜等手段,发 
现了癌前病变和胃癌早期的微观形态学特征性改变,并找出变化的规 
律,揭示了癌症发生发展的变化过程是组织细胞发生基因突变、丢失 
而导致细胞组织结构发生变化,癌组织形成。研究证明,胃癌的发生 
是多基因参与、多阶段发生的过程。早期胃癌的背景黏膜上存在着各 
种与癌发生相关的癌前病变及癌前状态的改变,尤其是癌的周边,以 
异型增生病变多见,并且随着癌灶增多而呈现增加的趋势。研究者通 
过增殖细胞核抗原、抑癌基因53表达状态的分析,显示异型增生尤其 
是重度异型增生、癌旁的异型增生具有与癌相近的增殖活性。研究还 
发现电子胃镜也显示的胃黏膜腺口形态变化规律,不同变化阶段的胃 
黏膜具有一定的腺口形态,随着黏膜各阶段的变化,腺口可伸长、变 
型,呈现脑回状、珊瑚状,排列不正至消失。这种腺口形态变化将癌 
的多阶段发生过程予以可视化。黏膜腺口形态的变化规律可作为电子 
胃镜对早期胃癌诊断的重要依据及标准。本项研究能提高早癌的诊断 
率,检测高危黏膜的变化,防止手术遗漏病灶。本项技术不需昂贵的 
仪器设备,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