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切口手术切除肾上腺瘤
治愈高血压风险低 成功率94%
|
中大医学院引入一种新的无缝手术(射频消融术),治疗引致高血压的肾上腺瘤。中大医学院放射诊断学系名誉临副教授李醒芬(图)指出,只要把一支探针从表皮刺到肿瘤,探针便可发热将肿瘤细胞烧死,并发症风险低,费用廉宜,也不会留下表面伤口,复元速度亦较快。(林振东摄)
|
|
朱女士去年接受了射频消融术后,已经不用服药,去年底更可到日本浸泡阔别多时的温泉,更一连浸了3天。(林振东摄)
|
|
香港【明报专讯】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引入一种新的无缝手术(射频消融术),用以治疗引致高血压的肾上腺瘤,成功率达94%。医生只要把一支针(探针)经表皮刺进肿瘤,探针便可发热把肿瘤细胞烧死,并发症风险较传统腹腔镜切除手术低,费用只是传统手术的四分一,也不会留下表面伤口,复元速度亦较快(见表)。
腹腔镜切除留3至4细疤痕
高血压是港人常见疾病,全港约有100万人患上高血压,其中约有1至2%是由肾上腺瘤引发。中大医学院外科学系消化道外科主任吴国伟指出,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手术早于90年代已开始广泛应用,用以切除受影响的肾上腺及肿瘤。虽然手术创伤比传统开腹式的肾上腺切除较少,但需要作全身麻醉,仍可能带来并发症﹔而手术后,腹壁上也会留有3至4个细小的切口疤痕。
另一种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早于4至5年前已引入香港,主要治疗不可以手术切除的肝肿瘤,亦有零星的外国个案用以治疗引致高血压的肾上腺瘤。中大医学院率先在2004年8月至今,在韦尔斯医院为18名患者进行计算机扫描引导射频消融术。
新技术免全身麻醉开刀
手术的基本原理是先把病人局部麻醉,用比牙签更幼的探针透过计算机扫描导引,经表皮刺到肿瘤,再利用高频率的电流,通过探针发放大约60至70℃的热力,破坏肿瘤细胞。
结果发现,在18名病人中有一人由于肿瘤太细小和太接近大动脉,故不宜进行此手术,但其余17名接受手术病人的高血压情都得以改善,亦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成功率高达94%。其中三分二患者毋须再服用降血压药物。
但手术亦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中大学医学院放射诊断学系名誉临副教授李醒芬提醒,手术并不适用于肿瘤直径大过3厘米,有出血病症以及恶性肿瘤的病人。此外,若进行手术时探针对不准肿瘤位置,可能会刺到或烧伤附近的脾脏、胰脏、大血管等,导致腹膜炎、甚至大量内出血。在是次研究中,没有病人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只有一个病人出现小肾血块,另有病人的肿瘤被刺激导致高血压征状,但征状只在手术进行时出现。至于射频消融术会否应用于治疗其它疾病,吴国伟表示仍有待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