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牙箍矫齿告别钢牙
|
使用者林小姐利用工具,向记者展示戴上隐形牙箍后的情况。她说,为了美观,年多前开始用隐形牙箍,但曾遇过无法戴上其中一个牙箍的问题。(李思颖摄)
|
|
香港
【明报专讯】人人都想拥有灿烂笑容,但一副参差不齐的牙齿有时却「大煞风景」。香港于3年多前引入「隐形牙箍」,使用者在整个过程中都毋须以传统「钢牙look(造型)」示人。该院一项综合研究指,这种牙箍对轻微个案尤其有效,每隔两周,牙齿都会移动平均0.33毫米。
隐形牙箍于90年代首先从美国引入,数年前登陆香港。港大牙医学院矫齿学助理教授黄永杰说,由于牙箍透明,戴上去后「根本看不出来」。其原理跟传统的金属牙箍一样,都是「用力」把牙齿慢慢移到理想位置,但它只「罩住」牙冠而非整只牙,「相对无咁够力」。至于价钱方面,可能比金属箍贵2万至3万元。
疗程须换箍 进食可脱下
他解释,使用者须每隔两周(即一个阶段)更换一个适合他们当时牙齿排列和位置的牙箍,整个疗程有时须用上20个至超过40个牙箍。使用者进食和刷牙时可自行把隐形牙箍脱下及再戴上,不会影响矫齿疗程。
该系讲座教授贺尔彬说,前往该院要求以隐形牙箍进行矫齿的市民,先要接受详细评估,「要看他们是否适合采用,基本上如太严重的个案,例如要脱牙后才可箍牙的人士就不合用,因为脱牙后,会有较大的空隙,牙齿移动得更多」。
他解释,院方会首先为他们造牙模,然后「设计」牙齿移动的「途径」,再把这些数据传给隐形牙箍的制造商,造出一套数十个的牙箍。使用者要定期覆诊,以确保牙齿的移动是依照当初的「设计途径」。
贺尔彬及黄永杰等人去年曾就这新款牙箍进行一项数据综合研究。结果显示,其效能跟传统金属牙箍差不多,但每个阶段能移动牙齿约0.33毫米,因此矫齿所需的时间由年多至两年多不等。
忌热水汽水 免变形染色
但黄说,这牙箍最大的好处始终都是「隐形」,「不少成年人工作都要『见人』,传统牙箍不方便﹔但隐形牙箍真的『唔觉眼』」。他又说,没有了旧式的钢线,使用者的口部活动不会被阻碍,免除不适的感觉。它亦易戴易除,刷牙特别方便﹔但「大忌」则是喝热水和汽水,因牙箍有可能因而变形和被染色。
阶段性换牙箍困扰使用者
【明报专讯】一直被哨牙和牙齿参差问题困扰的吴小姐,过去曾采用传统方法箍牙,但疗程完成后,「可恶」的哨牙「又再走返出来」,门牙间还出现了空隙,故去年起开始转用隐形牙箍,如今已接近完成疗程。
朋友面前脱下感「核突」
吴小姐表示,当初采用这个方法,主因是「贪靓」和试用新科技,「别人完全看不出来,不会知道的,但吃东西时,要在朋友面前把牙箍脱下来,蛮『核突』的」。
她又说,在第20个阶段时,由于牙齿的移动不如医生之前所计划的,曾试过无法戴上预定的牙箍,结果要重戴第19个阶段的。她笑言,用这款新牙箍,最怕的就是把它丢失了,「试过去旅行,把它留在酒店,人家看到一定不知道是什么,很可能会丢弃,那我要配回就很麻烦和昂贵,戴下一个阶段的又未必合适……」
戴错阶段「很痛不舒服」
另一位使用者林小姐亦表示,为了美观,年多前开始用隐形牙箍,但因厂商的制作错误,其中一个阶段的牙箍根本无法戴上,要改戴下一阶段的,「但因为牙齿还未移到该个阶段的位置,『夹硬』戴下一个,会很痛、很紧,不舒服的」。
明报记者 李思颖 2005年8月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