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移植 只有手术还不够 
  编前:最近,我们同时刊登了关于活体肝移植的两篇文章,今天 
再登一篇,不是因为肝移植还不够“热”,而是这位专家有一些不同 
的见解和中肯的意见。 
 
  武警总医院在过去两年中实施肝移植手术成功率100%,乍一听 
起来肝移植形势一派大好,似乎风险很低。同时“xx医院成功完成xx 
省(市、地区)首例肝移植”的消息也频频见于媒体报道。但是,当 
我面对着几百例的肝移植切除标本以及手术后一次次的肝穿刺组织, 
不得不大声呼吁:开展肝移植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一说到肝移植,人们往往只关注肝外科医师水平够不够高?以前 
开展肝切除的手术如何?血管吻合技术掌握得怎么样?其实,我国外 
科医师的手术技能是一流的,肝移植技术也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 
平,手术台上的功夫应该说是无可挑剔的。但是,肝移植的目的不只 
是手术做得漂亮,更要使病人长期存活下去,使30万元的花费达到最 
佳效果。因此,笔者认为,除了技术,任何一家医院,已经开展了肝 
移植和准备开展肝移植的,都应该具备一些基本条件: 
1.成立肝移植协助组,它包括:肝胆外科、麻醉科、影像科、病 
理科、输血科、手术室、药剂科、ICU(包括抗感染)等多个学科。 
肝移植作为外科最大最复杂的手术之一,它要求外科医师必须熟练掌 
握一套规范、成熟的肝移植手术技术,使手术并发症降至最低。手术 
过程必须进行非常细致的解剖与操作,达到“精雕细琢”的程度。手 
术结束病人推出手术室,其实还仅仅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手术创伤带来的手术并发症常有出血、感染、胆瘘等,任何一个并发 
症都可能造成生命危险。由此看来,术前的认真准备,术中的小心操 
作,术后的精心护理,都是肝移植成功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即便是 
闯过了手术并发症的道道关卡,还有一道必须跨越的屏障——移植带 
来的免疫排斥也是无法忽视的。合理运用免疫抑制药物(目前多主张 
联合用药),既要控制排斥反应,同时又要最大可能减少药物毒副作 
用的产生,在肝移植患者术后恢复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此外,还 
有肿瘤复发、胆道阻塞等非常难对付的情况需要时刻警惕。因此开展 
肝移植,如果没有一个高效运转的多学科协助组,手术也许能完成, 
肝移植则很难成功。 
  2.协助组各专科医师的培训要到位。就拿病理科医师的培训来说, 
肝移植后几乎总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不全。对肝功能不全的病因诊断 
需要对所有的临床、影像和实验室资料进行认真的综合分析,其中病 
理组织学起着排斥反应判断中的关键作用。因此,如何掌握和发挥病 
理组织学在肝移植中的作用,对提高肝移植的长期生存是十分迫切而 
实用的问题。病理医师在肝移植中要做的事:(1)“零点活检”( 
即供肝移植前组织学检查),供体的肝组织有无病变,单凭肉眼观察 
是不可靠的,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就遇到过一些平时难以见到的供体肝 
脏病变,如肝结核、肝寄生虫、艾滋病等,因此,必须对每一例供体 
的肝脏行“零点活检”。(2)移植后第1周、第2周、第1月、第2月 
分别行肝活检,因为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在60%~70%,所 
有的慢性排斥反应又都是从急性排斥反应发展而来,故需常规定时肝 
活检,为以后判断慢性排斥反应的发展留下动态观察的资料。肝移植 
病理内容极其复杂,常见的就有十余种,如急性排斥反应、慢性排斥 
反应、血供异常、胆道异常、功能性淤胆、药物反应、机会性病毒感 
染、原病复发、微小病变、多种损害、未分类改变等,这些没有专门 
训练的病理医师是不可能掌握的。 
  的确,肝移植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是世界上各种终 
末期肝病和胆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许多末期肝病患者病情已不 
可逆转,肝移植是目前能根治晚期肝病(肝硬化,肝癌)的惟一手段, 
是患者存活的惟一希望。但肝移植涉及多个学科,是一项体现医院综 
合实力的难度极大的医疗技术。意义越大,越是要把握好开展肝移植 
的必备条件,切不可一哄而上,再走弯路,危害病人! 
武警总医院教授纪小龙 2005.03.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