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性骨坏死病根找到
健康报讯(记者生焰明)内蒙古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黄健、郭文通
等人通过研究激素性骨坏死的发病机理提出了新观点:激素性骨坏死
的发生是在血管炎基础上,应用激素加重血管再损伤所致,其发病是
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病理过程。
激素引发的骨坏死日益引起人们关注。国内外专家以往提出了骨
内脂代谢紊乱、骨内压升高、骨质疏松、血管内凝血等学说,但其详
细的发病机理仍未揭示,且这些学说不能解释同样应用激素的患者为
什么有的发生骨坏死,有的则不发生,有的弥散,有的局限等问题。
黄健、郭文通等人提出,激素性骨坏死的发生可能与机体的整体
状态或潜在的全身性疾病有关。他们先用马血清造成动物过敏性小血
管炎,再用激素诱导骨坏死发生,成功建立了实验性动物骨坏死模型,
并在实验中,对标本进行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血流变学及动脉墨汁
灌注观察。最终发现,在马血清与激素的协同作用下,动物表现为全
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性明显增高,股骨头内小动脉严重损
伤,血栓形成广泛;墨汁动脉灌注标本组织学观察也证实,用药后灌
注区血管数量减少明显,分布不均。
对实验组与单纯血清组和激素组的骨坏死发病进行比较发现,实
验组的20只白鼠中有14例发生骨坏死,而血清组与激素组仅有5例和3
例发生骨坏死。结果显示,在激素性骨坏死的病理中,激素起着“加
速剂”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