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称“数字可视人”技术离“虚拟人”还很远
拥有可视化人体数据集后,还有很多复杂的工作要做 北京娱乐信报讯(记者熊峰)第三军医大学10月23日宣布,我国首例数字化可视人体完成,并向国内外公布了这套“中国可视人”数据集,使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拥有本国可视化人体数据集的国家。 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秦笃烈指出,“这是个很有价值的研究,但要真正完成‘虚拟中国人’,还有大量、艰苦的工作要做。”“数字化可视人”离“虚拟中国人”还很远。 秦教授是“中国数字化人体虚拟计划”的参与者,他表示,由于没有看到第三军医大学关于“数字化可视人”完整的资料,还不好作出评价,只能说其衡量“可视人”的复杂程度的两个基本指标已经具备,即切片间距0.1毫米以及能明显区分血管。“这并不能说‘虚拟中国人’已经诞生了。”秦教授说,拥有可视化人体数据集后,还有很多复杂的工作要做,比如三维重构等。 秦教授透露,“目前已经有20具尸体供实验用。”“中国数字化人体虚拟计划”正在有步骤进行当中,目前已经完成了预实验,获取了磨削人体以后的数据以及照片,下一步的工作是进行分析,并获得数据集。 秦教授承认,与第三军医大学的研究会有一些重复,下一步也将考虑在这一研究领域如何形成合力。 “数字化虚拟人”是20世纪后期的新兴前沿学科,在医学、航天、航空、建筑、机电制造、影视制作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价值。目前,全世界只有美国、韩国掌握了“虚拟可视人”技术。 新闻链接:第三军医大亮出“可视人” 据新华社重庆10月24日电记者刘亢黄豁我国首例“数字化可视人体”10月23日在第三军医大学完成,并向国内外公布这套“中国可视人”数据集。这一成果为我国乃至整个东方人提供了一部目前最为系统、完整和细致的人体结构基本数据和图像资料,也使中国成为继美国和韩国之后第三个拥有可视化人体数据集的国家。 在电脑屏幕上,“可视人”的肌肉、骨骼、血管、神经和各种体内脏器等均脉络清晰、逼真可见,动脉、静脉分别呈现红色和蓝色,区分明显,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体全数字化“可视人”。第三军医大学博士生导师张绍祥教授说,这例“可视人”采用的标本为一中国健康男性尸体,年龄35岁,身高1.70米,体重65公斤,无任何器质性病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