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要的就是我们正在做的...

南京发生特大食物中毒事件

  9月14日凌晨,在南京市江宁区汤山镇打工的民工田山、吴明盟
在路边饮食摊各买了3个烧饼、一碗豆浆,三下五除二地将其打发下
肚后,他俩坐在条凳上说了两三分钟话,然后起身,没走出10米远,
两人出现恶心、呕吐,继而倒地四肢抽搐,不省人事而被送往所在地
医疗单位———解放军83医院急救。约半小时左右,吃早点后发生以
上症状的人逐渐增多,其中还有不少是中小学生。仅两三个小时,全
镇范围内因吃早点而病倒的人便达数百名,并陆续死亡多人……
  这是一起特大食物中毒事件。
                  厅长坐镇指挥
  事件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卫生部、公安
部迅速组织抢救,并尽快查明事故原因。江苏省委书记回良玉、省长
季允石作出指示:迅速组织全力抢救,调集省、市、部队一切力量,
抢救每一个中毒者;迅速查明中毒原因,控制毒源。
  一场与死神争夺生命的战斗打响。
  清晨5点45分,南京市“120”急救中心接到第一个求救电话,40
公里的路途从派车到抵达仅用了20分钟。紧接着,由南京地区7家大
医院数十名专家组成的医疗急救队赶到现场,以省、市卫生行政领导
为首的医疗抢救指挥部也同时成立。走进位于汤山83医院一幢小楼上
的抢救指挥部,记者看见一间不大的房间里挤了五六张办公桌,电话
铃声此起彼伏。一位留短发的女同志正在通话:“喂,鼓楼医院吗?
请问病人安全到了吗?安全到了吗?”省卫生厅厅长周岷也在房间里,
她正在与市卫生局局长窦汉生讨论专家们刚刚制订的抢救方案。
  记者在一旁等了差不多半小时,好不容易才拉到负责同医疗单位
联系、发布命令的市卫生局胡晓翔副处长接受采访。胡晓翔说,从早
上7点30分到11点,在不到4个小时的时间里,医疗卫生单位派出的18
辆救护车已往市里转送病人达70余车次。此外,还有村民自己用卡车
转送或叫出租车转送的。省、市及部队接收中毒者的目前有省人民医
院、军区总医院等10家大医院,暂时没有接收任务的一些医院也主动
安排人员,腾出病床,随时准备救治中毒者。由于组织协调工作做得
好,故虽然中毒病人多,转运、治疗十分繁忙,但整个救治工作却进
行得井然有序。
               抢救就是打仗
  风驰电掣般的救护车响着警铃,一路绿灯到达市第一医院。早已
作好准备的医务人员既快又轻地将中毒者抬进急救中心,催吐、洗胃、
输液……一切均有条不紊地进行。
  记者问一位年轻护士今天是否值班,她说她今天下夜班,本来该
休息,可回到家不到1小时,就从同样在第一医院工作的丈夫那里得
知将有大批中毒者送来医院,便又赶了来上班。记者了解到,明天是
医务人员们职称外语考试的日子,可急救中心乃至全院大部分医务人
员都自觉地来了,大家都明白,眼下最重要的“考试”是抢救中毒病
人。在抢救现场,记者看见院长王长来、副院长潘淮宁一直在忙碌,
指挥抢救,协调工作,维持秩序,同一时间里,医院所有的党政领导
都在急救第一线。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1小时不到就接收了上百名中毒病人。为使
患者尽快得到救治,医院组织了400多名医务人员进行抢救,其中包
括年近8旬的黎介寿院士。在最早接收中毒病人的解放军83医院,记
者同样听到了许多感人的事迹。因收治首位病人的时间太早,加上又
是星期六,为将中毒事故迅速向上级部门及公安部门报告,副院长邢
美成一上午打了不下100个电话,最后连声音也喊哑了。记者发现,
平时穿着极讲规范的邢院长没穿袜子,光着一双大脚穿皮鞋,问他为
什么,他说抢救病人就是打仗,哪里还顾得上穿袜子!
              用速度与死神抗争
  记者了解到,为了抢救中毒病人,省卫生行政部门还向外省求援
调拨紧缺的药品,并得到了全力支持。所有的医院都成立了专家技术
组,负责对治疗后的病人进行逐个观察,防止病情反复,以最大限度
地降低死亡率。所有中毒者入院后均被送入“绿色通道”,以保证尽
快得到治疗。家住高邮农村的大柱含着眼泪对记者说:“我和弟弟两
人身上连100元钱也凑不够,可医生们二话没说就将弟弟推进去又是
洗胃,又是打吊针,弟弟现在已苏醒了过来,医生们是我们全家的救
星。”
  南京市卫生监督部门和公安部门已从中毒者所进食物中查出“毒
鼠强”成分,这是一种被称为“三步倒”、“闻到死”的高毒药物。
虽然,目前对“毒鼠强”尚无特效解毒剂,主要还是减少毒物的吸收,
促进毒物的排泄,血液净化及对症治疗,然而,除一丝不苟地做到这
些外,南京地区的医务人员还靠着强烈的爱心,从抢救的时间上争取
了主动,因此有效地降低了死亡率。到记者发稿为止,绝大部分经抢
救治疗的中毒者已脱离危险,从急救中心转进普通病房。目前,有关
中毒事件的各项善后、调查工作正紧张有序地进行。
  据悉,卫生部已于事发当日派出医疗、防疫等方面的专家赶赴南
京指导救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