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脏介入治疗有望一次成功
 一种新装置能避免并发症 
 健康报讯(记者杨丽佳)令心脏病介入患者备感痛苦的重复治疗有 
望结束。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脏科成功采用生物活性分子共价表面修饰 
心脏介入装置法,有效避免了因安放介入装置后引发的血栓形成及血 
管再狭窄等并发症。该课题的负责人孔祥清博士不久前在第27届欧洲 
人工器官年会上就该研究所作的大会报告引起与会者强烈关注,其报 
告内容已在国际著名杂志《生物材料》上全文发表。 
  心脏微创治疗—经导管心脏介入治疗,为提高临床心血管病疗效 
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其弊端也日益显现,不少病人会出现并发症,比 
如各类先天性心脏病安放介入堵闭器后堵闭器表面血栓形成,外周血 
管及冠状动脉狭窄支架植入后再度狭窄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已成 
为国内外心脏病领域研究的热点。介入心脏的装置大多由不锈钢或其 
他合金制成。近年来的各种研究已表明对介入装置进行化学表面修饰, 
可以改变其在介入心脏后对周边组织及血液的副反应,以达到提高临 
床治疗效果的目的。但目前采用的方法对介入装置修饰后的活性持续 
时间很短,故不能达到理想要求。 
  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脏科以孔祥清博士为首的课题组,通过3年的 
努力,成功地研制出采用生物活性分子共价表面修饰心脏介入装置的 
方法,经此法修饰的植入装置,其生物活性在体内至少可以保持3~6 
个月,明显改变了植入装置与周围组织及血液接触后的生物学反应。 
以上技术的应用,将有效避免因介入装置造成的各种并发症,减少以 
致消除介入后的再次介入治疗。我国每年有4万例次血管支架介入, 
其中约有1万例次需再次行介入治疗,该研究的成功无疑将产生巨大 
的社会、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