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疑解惑降糖药
   最近我被诊断患了糖尿病,有些关于用药的问题不明白。 
                                     
——山东 冯倩如 
回答如下: 
                 得了糖尿病就必须用药吗? 
  不是。用药与否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您发现较早、病情较轻 
(空腹血糖<11.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6.7mmol/L),且为2 
型糖尿病,应先进行饮食控制及运动锻炼2~3个月,若血糖能得到满 
意控制,可暂时不用药;反之,若病情较重或控制饮食后血糖仍高, 
则应用药治疗。 
             口服降糖药分哪几类?如何选择? 
  根据作用机制的不同,口服降糖药可分为5大类,即:1、磺脲类, 
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而发挥降糖作用。2、双胍类,通 
过促进糖的利用、减少糖的吸收、抑制葡萄糖异生等途径来降低血糖。 
3、α-糖苷酶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α- 
糖苷酶而降低餐后血糖。4、胰岛素增敏剂,主要通过改善胰岛素抵 
抗、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5、餐时血糖调节 
剂,作用机制与磺脲类药物相似,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可餐时即 
服,能有效控制餐后高血糖而又不容易引起低血糖。 
  5类降糖药物各有优缺点。一般说来,降糖作用强的往往容易引 
起低血糖,而不易引起低血糖的药物降糖效果往往偏弱,无所谓哪一 
种药物最好。例如,肥胖病人宜首选双胍类药物;偏瘦的病人选用磺 
脲类药物比较合适;如果是控制餐后高血糖,可选择α-糖苷酶抑制 
剂或餐时血糖调节剂诺和龙。老年人不宜选用优降糖、消渴丸(内含 
优降糖)等长效、强力降糖药,以免引起低血糖。实事求是地讲,目 
前对糖尿病只能控制而不能根治,切勿轻信媒体广告宣称的“重大突 
破”或“根治”疗法。 
                   怎样使用口服降糖药? 
  科学用药,往往能事半功倍。通常,磺脲类药物应在餐前半小时 
服;诺和龙和α-糖苷酶抑制剂应分别于餐前即刻服和与第一口饭嚼 
碎同服;双胍类药物对胃肠道有刺激,最好在餐后服用。降糖药物宜 
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单味药物疗效不佳或为了减少药物副作用 
时,可酌情联用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另外,口服降糖药有长、中、 
短效之分。长效制剂(格列美脲、瑞易宁、优降糖等)每日服1~2次 
即可,中、短效制剂(达美康、美吡达、糖适平等)需每日服2~3次。 
控制血糖不要急于求成,若矫枉过正发生严重低血糖,危害甚至比高 
血糖更大。需注意的是,有时血糖很高却未必有自觉症状,甚至尿糖 
也可以不高(主要见于肾糖阈增高的病人),因此主要应根据血糖值 
调整药物剂量,同时要注意排除某些偶然因素造成的血糖变化。每次 
调整药物剂量幅度不宜太大,以免引起血糖的大幅波动。 
  糖尿病是慢性疾病,绝大多数病人需要终生服药。通过治疗血糖 
降至正常以后,应继续用药维持,如血糖能长时间地稳定在理想水平, 
可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少用药剂量直至暂时不用药。停药后要定期化 
验血糖,如血糖再次升高,应重新开始服药治疗。 
  山东省内分泌代谢病医院副主任医师 
王建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