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换抗凝药之后
   我于1986年做了心脏二尖瓣瓣膜置换手术,术后一直在用抗凝 
药。最初使用新抗凝片,感觉良好,但3年前这种药脱销,只好换用 
华法令,没想到换药后不仅出现了全身瘙痒、脱发等明显副作用,而 
且心律更加紊乱,腹水也加重了。像这种情况应如何使用抗凝药,用 
药期间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云南许运珍 
 
    
云南许运珍行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并在 
更换抗凝药物时出现了许多不适,故提出了一些疑问。现简要做一回 
答。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是需要终生服用抗凝药物的,其目 
的是使血液不易凝固,防止在置入瓣膜后血栓形成。 
  目前的抗凝药物有三种:(1)肝素类,一般只能静脉或肌注给 
药。(2)香豆素类,主要有华法令和新抗凝片。(3)抗血小板药物, 
如阿司匹林等。患者出院后需长期服用的抗凝药主要是华法令或者是 
新抗凝片,这两种药物同属一类,其药理作用基本相同,都是同维生 
素K相拮抗而产生抗凝效果的;其副作用也基本相似,除出血外少数 
人可有皮疹、胃肠不适等。 
  在更替药物期间,如果出现药物剂量不易掌握及平时检查的凝血 
酶原时间波动大等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找找原因:(1)不同药物 
的每片剂量不同,作用强度也可能不同,新抗凝片的作用强于华法令。 
(2)服用药物后的外环境改变,如腹泻、胃肠吸收差、饮食和服药 
时间的间隔有改变,是否服用了影响抗凝的药物,如有些抗生素、水 
杨酸类药可使华法令的作用加强,而另外一些药物,如维生素K、巴 
比妥类和一些安眠药可使华法令的作用减弱。再有就是服用抗凝药物 
后发生出血怎样处理。如果出现了轻度出血,如牙龈出血,皮肤瘀点、 
瘀斑,结膜下出血,月经量偏多,可检查凝血酶原时间,并将华法令 
减少到维持量的1/6~1/4。如果出血严重,或受到严重的外伤,尿 
血、咯血或呕血,就要停用华法令,除采取局部止血措施外,还可静 
脉注射维生素K20mg,并检查凝血酶原时间,待血止后3~5天再开始 
重新用抗凝药。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主任医师张健群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