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关专家已经预测,春节期间不会有流感的大规模流行,但是, 
对于许多人来说,患上流感还是在所难免,尤其是假日期间,生活方 
式改变,外出机会增多,得流感的人也会相应增多。
如何面对肆虐的流感 
  自从元旦以来,湘雅医院急诊科、呼吸科的病人猛增,医生、护 
士比平常更加忙碌。呼吸科的住院病房也爆满,连走廊里都加上了病 
床。前来就诊的病人患的多数是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假日期间,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咳嗽、咽喉痛、流鼻涕的人不少, 
大有谈流感色变之趋势。近些天我也频频接到有关流感问题的咨询, 
因此,我觉得有必要谈一谈如何面对流感。 
  初识流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点是 
起病急,传染性强,流行广泛,传播迅速,易引起流行和大流行。流 
感的临床表现有哪些?流感临床上分单纯型流感和肺炎型流感两种, 
潜伏期1~3天。 
  单纯型流感:起病急,畏寒、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及全身无力, 
并有轻度呼吸道症状,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咳嗽多为干咳伴有 
咽痛。剧咳时可伴有胸骨后痛,少数患者有胃肠道症状。体温升高时, 
脉搏、呼吸相应加快,病人呈急性发热面容。发热与临床症状可在1 
~2日达高峰,3~5日内退热,症状也随之消失,但咳嗽可持续1~2 
周。 
  肺炎型流感:较少见,易发生于老、幼、弱及原有心肺疾病的患 
者。起病时与典型流感病人相似,起病24小时后,病情迅速加重,出 
现高热、烦躁、剧烈咳嗽、痰呈血性,并有呼吸困难及发绀,双肺呼 
吸音低,布满干、湿罗音,但无肺实变的体征。胸片呈双肺弥漫性结 
节性阴影,近肺门区较多,症状日益加重,多于5~10日内发生呼吸 
和循环衰竭,病死率较高。 
  患了流感怎么办1、一般治疗。病人必须休息。由于流感病毒侵 
害机体,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我曾碰到一位经理,因公务繁忙,发 
烧时仍坚持工作,结果使病情加重,最后不得不住院治疗。因此,患 
了流感,必须卧床休息,至少两天。休息得越充分,康复得越快。另 
外多饮水,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保持鼻、咽、口腔卫生。 
  2、对症治疗。高热头痛,给予解热镇痛剂,常用的药物有速效 
感冒胶囊、康泰克及百服宁等。咳嗽者给予止咳剂,包括复方甘草止 
咳糖浆等。中毒症状较重者,可适当用抗病毒药物,酌情输液。 
  3、肺炎型流感的治疗。要注意早期发现,及时治疗,输氧,防 
止心功能不全的发生,酌情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一旦有继发感 
染,可用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 
  4、中药治疗。祖国医学对感冒依据病因分为风寒型、风热型和 
暑热型3种,在用药上也有区别。(1)风寒型感冒:宜宣肺散寒、辛 
温解表,居家可用连须葱白30克、淡豆豉9克、生姜9克煎服。(2) 
风热型感冒:宜宣肺清热、辛凉解表,可选用银翘解毒丸、桑菊感冒 
片、羚羊感冒片或感冒清热冲剂口服。(3)暑热型感冒:宜清热祛 
暑、清气分热,可选用藿香正气冲剂或口服液。 
  流感治疗的误区我在多年临床工作中发现,患流感的病人多存在 
以下几个误区。 
  1、过分关注体温,盲目要求退烧。在急诊病人中有许多病人或 
其亲属,只要病人发烧,不管体温多高,就惊慌失措,强烈要求医生 
使用退热药。殊不知,发烧并没有那么严重,严重的是病原体伤害人 
体重要器官。只有病原体被歼灭,热原素不再产生,体温才能降为正 
常。若使用退热药物降温,也许一时体温下降,但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病人仍旧会再发热,甚至干扰有利的免疫反应。所以除非3个月以内 
的婴儿,一般人(包括小孩子)因流感发烧时,若是精神、活动力、 
食欲等状况良好,就不必急于使用退烧药。积极的退烧并无益处。不 
过,当体温超过41℃时,那些有利人体的免疫反应将逐渐消失,对身 
体就会产生不利影响,这时应及时给予适当的退烧处置。 
  2、盲目自购药品治疗,酿成严重后果。我曾治疗一位病人,自 
己反复服用退热药,最后导致胃出血。另有报道,北京一位姓刘的高 
级工程师,患流感后自己到药店买了2盒“感冒通”,3天后便虚弱得 
起不了床,送到医院检查后发现,是“感冒通”大量杀死白细胞所致, 
他体内白细胞数量只有正常人最低值的四分之一,完全丧失了免疫力, 
结果抢救无效死亡。专家指出,不合理用药主要会产生两大危害,一 
是导致药物依赖,二是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有些止咳糖浆中含有可待 
因、麻黄碱,具有镇咳、平喘作用,如果遵照医嘱或严格按照说明书 
服用是不会上瘾的,但是滥用就会上瘾,对身体造成损害。 
  流感的传染性及如何传播流感的病原体是流感病毒,流感病人是 
主要的传染源,自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3天内传染性最强,轻型 
患者在传播上有重要意义。隐性感染者排病毒的数量较少而且时间短, 
故传染性不强。流感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的。当病人咳嗽、喷嚏及大 
声说话时,病毒随飞沫喷到病人周围空气中,侵入正常人的鼻黏膜而 
被传染,通过尘埃及日常用品的间接接触也有可能传播。 
  预防的措施是流行时期广泛向群众宣传防止传染流感的方法。尽 
量少带儿童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少去医院门诊部病人集中的地方诊病, 
必要时甚至要停课、停去托幼所,提倡小儿外出戴口罩。居室每日开 
窗换气数次。 
  预防措施还包括疫苗接种。流感疫苗应用以来,对降低发病起了 
一定的作用,但在控制流行方面还不够理想。目前应用的流感疫苗有 
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两类。今年北京市规定流感疫苗接种对象共有 
7类人:①60岁以上人群。②慢性病患者及体弱者。③免疫力低下者, 
如长期服用激素、放疗、化疗的病人及艾滋病感染等免疫系统疾病病 
人。④医护人员。⑤托幼机构的儿童及在校的大中小学生。⑥为公众 
服务的人员,如公交、商业、服务人员及人员集中的单位工作人员。 
⑦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处于较重要岗位的人。此外,还包括其他一切 
希望免受流感侵扰的人们。有5类人不能接种流感疫苗,即对鸡蛋过 
敏者,有发烧、急性感染者,晚期癌症患者,心肺功能衰竭及严重过 
敏体质者。 
  邓跃林  (2002.0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