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要的就是我们正在做的...

日本用鼠胚胎干细胞培育出胰岛细胞治疗糖尿病

  新华网东京2月4日电(记者张可喜)日本京都大学再生医科学研究所使用实验鼠的胚胎干细胞培育出胰岛细胞,并成功地将它移植到患有糖尿病的实验鼠体内。 

  据该所日前向新闻媒体发表的公报说,研究人员在细胞培育过程中添加了一种维生素B,3周后发现,分化繁殖的细胞中大约75%为胰岛细胞。然后研究人员将这些胰岛细胞移植到3只患有糖尿病的实验鼠体内,结果都能正常地分泌胰岛素。一周后,3只实验鼠的血糖值都恢复了正常。两周后,虽然其中一只实验鼠病情恶化,但另外两只老鼠的血糖值却仍保持正常水平。 

  据主持这一科研项目的井上一知教授说,他正在开发一种特殊的膜,用来包覆这种胰岛细胞,以保证它在移植后能够长期分泌胰岛素。据介绍,移植后是否产生排异反应是今后要研究的另一个课题。(完) 

日利用猕猴属胚胎干细胞研究获突破成果

  新华社东京2月3日电(记者 张可喜)日本京都大学再生医科学研究所使用猕猴属的胚胎干细胞培育成功神经细胞和视网膜细胞,其中培育出的神经细胞能够分泌神经传递物质。这一成果使利用胚胎干细胞治疗帕金森氏症等疾病的技术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据该所(世加竹字头)井芳树教授日前发表的新闻公报说,他采取神经分化诱导法把猕猴属胚胎干细胞的大约半数培育成为神经细胞,其中约30%能够分泌神经传递物质“多巴胺”,将它们移植到老鼠的大脑里两周后,大约10%附到脑组织上生长;另外胚胎干细胞中大约10%生长为能够感知光的视网膜细胞“色素上皮细胞”,对它们的培养和增殖也获得成功。

  2000年,该教授采用同样的方法把老鼠的胚胎干细胞培育成功神经细胞。这次实验中,他利用了从老鼠的骨髓中抽取的促进成长的特殊细胞。

  猕猴是与人相似的灵长类动物。因此,分析人士认为,该所的这一科研成果将有助于治疗帕金森氏症以及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疾病。

  美国等一些国家的科学家曾经使用人的胚胎干细胞培育出神经细胞,但是几乎都不能分泌多巴胺这种物质。日本科学家的这一科研成果的意义在于,他们培育出的是成熟的神经细胞,能够分泌多巴胺。此外,使用猕猴属的胚胎干细胞培育出视网膜细胞在世界上是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