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要的就是我们正在做的...

小心“镇痛药肾病”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英、美、澳大利亚等国就相继发现,有些
病人在服用某种解热镇痛药以后,竟会导致肾脏发生毒性反应,甚至
还会并发肾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从而引起人们的关注。
  近些年来,据国内外医药工作者的深入研究表明,长期大量使用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与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药,
都会引起急性肾炎或肾乳头坏死等症,故称为“镇痛药肾病”。而在“
镇痛药肾病”患者中,以中年妇女与糖尿病、高血压病人为多,而且
大都在用药1~3年后开始发病,其机理尚未明了。早期症状有头痛、
疲乏、口干舌燥、体重减轻,或有关节疼痛、消化道出血、无菌性脓
尿等,继而出现肾区压痛,尿量明显增加,尤以夜间为甚。还常伴有
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现象。尿液中有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
各种蛋白和细胞管型。做肾功能试验发现,肾脏浓缩尿液功能明显下
降。血清尿素氮升高,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减少。肾脏造影表明,肾脏
乳头部位坏死,整个肾脏轮廓已变形。由此说明病人已有严重的肾功
能病变。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高浓度的解热镇痛药对能产生生物能
三磷酸腺苷(ATP)的细胞氧化磷酸酶有抑制作用,致使ATP供应不足,
细胞可因缺乏能量而死亡。其次,随着解热镇痛药在肾小管和肾间质
中的浓度越来越高,药物的溶解度大大下降,从而结晶析出,沉积起
来,使血管阻塞,尿液生成受阻。另一方面与解热镇痛药在体内产生
有毒的代谢物质有关。例如,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肾细胞会分泌出大
量的谷胱甘肽,可与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结合而解毒。然而,
在肾功能不良时,所分泌的谷胱甘肽量明显不足,致使部分药物代谢
产物刺激肾脏,而出现无菌性炎症,同时肾乳头也因为缺血、缺氧而
坏死。又如,阿司匹林能干扰人体前列腺素的合成,使组织细胞的营
养供应发生障碍;还可促使肾髓质的微细血管收缩,从而加重肾脏缺
血,同时肾细胞分泌的谷胱甘肽也受到抑制,再则阿司匹林分解出的
水杨酸会刺激肾髓质的肾乳头,使之感染,发生急性肾炎。
  值得提出的是,有时为了治疗的需要,往往将几种解热镇痛药联
合应用,这样虽能增强疗效,但却会增加镇痛药肾病的发病机会。例
如,常用的复方阿司匹林片(即APC片)含有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
)、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与咖啡因3种成分,它比单用阿司匹
林或扑热息痛更易酿成镇痛药肾病。
  前不久医药学家又发现,保泰松、消炎痛(吲哚美辛)、甲灭酸
(甲芬那酸)等药物如果应用不当,也会导致镇痛药肾病,因而不能
掉以轻心。
  总之,服用解热镇痛药必须控制剂量与疗程,而且应尽量多饮水,
因为饮水多排尿也多,由于药物在肾小管中的浓度相对较低,发病的
可能性也就较小。有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应禁用这类药物。另外,
要注意定期做泌尿系统检查,一旦发生镇痛药肾病,应立即停药,可
用皮质激素(如可的松)加维生素C进行治疗,通常1~5周症状即可
缓解而痊愈。

 汪宗俊  (2002.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