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要的就是我们正在做的...

手术治疗帕金森症

活动再自控

  药物无效,帕金森症患者尚有一道曙光──手术,植入像心脏起搏器的仪器,刺激脑部深层。患者手术前充满希望,期望藉此摆脱帕金森症病征,但能否如愿﹖

【手术个案】

  梁女士与黄女士(假名)都是药物控制不了病情才接受「深脑刺激手术」(Deepbrainstimulation)的帕金森症患者。

黄女士手术后仍要服药

  黄女士四十三岁,患病十年,左半身较右半身差,医生先替她解决左边的问题,今年四月底替她右脑做手术。「手术前,我期望好大,希望再不用药物控制我(病情)。」由于服药太久,药效短及突然失效那种难以预测的副作用,影响她。四大症状(僵硬、手震、迟缓及平衡欠佳)不受控制时,病人便什么也做不了。「最期望手术后我爱何时烧饭便烧饭,何时洗澡便洗澡。」
  黄女士最初很失望﹕「做后又要服那些药......对将来没有归属感,不知道怎过。」四个月后她左脑接受手术,情又好一些,再没有想傻问题。
  虽然仍需要服药令身体灵活一点,例如好让睡时能翻身,但已回复刚发病时的较轻分量。

梁女士仪器突停感困扰

  梁女士也说手术后情确好转。「以前要用汤匙吃饭,又(因手震关系)弄得一桌都是,......最害怕外出用膳,怕异相。现在我能拿筷子,可以在外吃饭。」四十七岁的她已患病二十多年,两边身体都严重,药物控制不了,所以今年五月底,她左右脑一并接受深脑刺激手术。
  可是,她却面对另一个问题,安置在左半身内的仪器会无缘无故停顿,然后自动开启,手术以来已发生四遍。她为此两次返脑内科门诊找医生,两次往急症室,但它是新科技,急症室医生也帮不了忙。仪器一停,四大病征便再出现。「问医生仪器为何会停,他不能回答。」梁女士的妹妹说,姊姊已尽量避开大电视机等高磁场地方。「病情算是有进步,但不知道何时又停顿。」

深脑刺激手术效果显不治本

  香港脑科学会何树良医生指出,深脑刺激手术的效果立竿见影,僵硬、手震及迟缓等主要病征立即改善,因病要坐轮椅的亦可以步行。手术是把电极放进患者脑内的丘脑下部核(subthalamicnucleus),而植入锁骨下像起搏器的发电机便发出电流,通过电极麻痹过度活跃的丘脑下部核,控制四大病征。只是它治标不治本,不能改变导致帕金森症的机制──黑质体逐渐死亡以致多巴胺分泌减少的问题。
  至于仪器无故停顿,何树良估计患者可能不经意走过强磁场而受影响,例如大型的音响扩音器。

谁适合接受手术?

  适合接受帕金森症手术的病人条件包括﹕

●较年轻的病人,最好不过六十岁﹔
●服药后有不自主动作﹔
●手术有望可改善僵硬、手震、迟缓及平衡欠佳四大病征。

  全世界有约一万五千名病人接受深脑刺激手术,香港公私立医院亦已替接近三十人安装。如需植入两个仪器的话,公立医院病人需支付十四万元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