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确认首例疯牛病
专家称我国也应建监测网严防
北京青年报记者张桂涵报道 亚洲第一例疯牛病被正式确认发生在日本,这是记者昨天上午从日本农林水产省获得的最新消息。农水省有关官员火田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语气中带着些沉重地说:“我们是在昨天凌晨两点钟收到来自英国检验部门的正式通知的,目前首要的工作是,加紧追查与确认与发生疯牛病病情共同生长的其余71头牛的去向。” 记者对主管“疯牛病事件”另一部门厚生省的采访得知,日本将于10月下旬对国内100头年龄在30个月和22个月的牛进行检查,以确认已经在日本发生的疯牛病的扩散情况,并且在20日时,发出了将“全部有不能站立等感染嫌疑症状的牛,不论是否已经确认感染一律直接销毁”的决定。 目前日本政府有关部门正在加紧协调,准备将国内适龄的活牛一头一头仔细检查,以了解疯牛病的扩散状况。据统计,这些牛的数量大约在100万头左右。 对此,我国农业部畜牧局外检处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早在1990年就开始防范疯牛病的流入,不但更加严格了边检制度,今年起还建立了持续的疯牛病检测机制。 提问人:本报记者张桂涵马宁 解答人:农业部畜牧局边检处赵处长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检处副处长史夏玲 记:疯牛病传播的高危渠道都有哪些? 答:疯牛病的传染渠道以及机理目前是学术界正在研究的问题。从研究成果来看,疯牛病传入的高危渠道主要有两个,一是食物链,主要是指有的国家用动物性饲料喂养牲畜。动物性饲料就是把动物的内脏、废弃物等高温加工制成饲料,如肉骨粉。二是直接从边境传入。 记:日本是亚洲第一个发现疯牛病的国家,同时是我邻国,疯牛病会不会传进中国? 答:疯牛病传入我国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疯牛病的传播与畜牧业的饲料结构和两国的贸易往来关系很大。首先,我国目前所用饲料多为植物,即使使用动物性饲料也多为鱼骨粉,而非可导致疯牛病发生的肉骨粉。其次,由于价格等方面的原因,我国从日本进口的活动物及肉制品相当少,市场上的这类进口产品大多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而且,我国早在1990年就引入了先进、严格的边境检验检疫方式,对有疫情的国家实行禁止进口。 按照农业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的143号公告第7条规定,今后凡发生疯牛病的国家自动进入名录。根据这个公告,我国已经禁止进口日本牛肉。另据今年推出的“疯牛病风险评估报告”,从结果看,我国发生疯牛病的可能性非常小。但是也不能完全放松警惕,疯牛病的潜伏期相当长,少则5年,多则十几年,发现症状的时候可能已经传播很久了。近几年欧洲国家接连发现疯牛病,最近亚洲的日本也发现了疯牛病的可疑症状,谁也无法预料下一例疯牛病会出现在哪个国家。 记:目前,针对日本的疫情,我国有关部门的相应对策是什么? 答:我国正在积极尝试建立全国性的监测制度,对31个省市进行监测。实际工作已经开始,我们实施的检测已经从去年启动,到今年全面实施,今后将持续监测。按国际建议的抽样规模,每年监测量能达到2000头左右。 记:疯牛病以及为防止疯牛病的措施(如大量的屠杀牲畜)对当事国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对于当事国,疯牛病将直接影响其国民的消费状况。例如,日本现在已经有些人开始不吃牛肉、不喝牛奶。政府部门还要对上百万头牛进行检测检疫,要花费巨大的人力、财力。除了直接的经济损失之外,国民会对本国牛产品产生信任危机,这是相当难恢复的,也是导致持续影响当事国损失的深层原因。而且,疯牛病一旦发生,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要采取措施限制从当事国进口畜产品,这对当事国的贸易又是一大损失。 记:日本出现疯牛病的病情,对我国畜牧业特别是牛肉出口有什么影响? 答:日本是我国牛肉出口的一个潜在市场。但由于生产、加工、卫生、检疫等方面要与日本做多方面的交流,所以中国对日本的牛肉出口量不会很快增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