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镜”害人事出有因
角膜塑形镜(俗称OK镜)自1998年引进国内,历时已近三年的时
间,先后有8种不同品牌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批注册。近
来,由于有多起青少年配戴OK镜导致严重的眼并发症,此事引发了社
会上对OK镜大量的负面评价。但应看到,角膜塑形镜是一种新型的近
视矫正手段,有先进的一面,也有亟待规范管理之处。如果因为少数
人的不正当经营导致了不良后果就对一项新技术全盘否定,也不是科
学的态度。因为,关于角膜塑形术的评价毕竟是较深层面的学术问题,
必须深入调查和探讨才能对其进行客观的认识和评价。
严重并发症的诱因
配戴角膜塑形镜导致的严重并发症,其诱因不外乎为镜片的质量
、验配的质量或护理的质量达不到起码的安全要求。事情的结果虽然
相同,但对每一个案例都应具体分析,分别认定事故责任。兹将常见
的导致严重眼并发症的诱因分析如下,使人们对其有较深入的认识,
以利防患于未然。
常见的镜片质量问题表现为:少数不法商人推销自己仿制的镜片,
而这些镜片工艺粗糙,质量低劣,可使配戴者因角膜表面上皮细胞层
的破坏酿成继发感染,演化为严重的角膜溃疡,造成严重后果。
常见的验配质量问题表现为:验配机构中不具备验配角膜塑形镜
起码的检测设备或关键的检测设备精密度不够,无法精确地测定配戴
眼必要的生理参数,因此也就无从谈起度眼定制高质量的镜片。有的
验配人员图省事,在配戴者复查时随意减少复查项目,甚至随意减少
对配戴眼的复查次数,或对戴镜不当引起的眼病不能及时地发现或掉
以轻心未作妥善处理。
常见的护理质量问题表现为:配戴者个人卫生不良,戴镜或摘镜
之前不洗手,不按时复查,以至于眼睛发生问题后不能及早发现而贻
误治疗时机。还有的使用者采用的护理产品不规范,含有导致眼睛损
伤的成分,甚至使用饮用水、自来水冲洗镜片,从而大大增加了眼部
继发感染的机会。
如何才能安全配镜
准备配戴角膜塑形镜的青少年和家长不必对角膜塑形镜“谈虎变
色”,在选配镜片时请认准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注册的角膜塑
形镜。验配者还应观察验配机构是否有足够的检查设备,验配人员的
服务态度是否认真负责。若遇验配机构的检查设备简陋,验配人员的
服务态度轻率马虎,对角膜塑形镜的矫正效果夸大其词,镜片的价格
又很低廉,则绝对不要贸然配镜。
已经戴镜的青少年,若目前矫正情况很好,眼睛并无不适,则不
必作茧自缚。使用者在初戴角膜塑形镜的3个月内,要按规定的时间
到配镜处接受正规全面的复查至少7次,戴镜3个月以后,仍然须每3
个月定期进行复查。若有任何问题都应该立刻进行复查,严密观察是
安全配戴角膜塑形镜的基本保证。戴镜者要持之以恒地保持个人卫生,
操作镜片前一定要洗手,在戴镜片时务必将镜片内侧滴满润眼液再戴
镜,戴镜后须注意镜片下不能有气泡,否则容易引起眼睛不适和矫正
异常,并注意定期更新镜片盒和吸棒。使用者若在戴镜期间偶然发生
眼红、眼痛,应取下镜片到原配镜点复查。
戴镜3个月以后若矫正效果稳定,使用者可采取间断戴镜,即每
周停戴1~2天,使眼睛获得休息的机会。使用者平时要注意使用国家
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注册的护理产品护理镜片,不要使用饮用水、生
理盐水或自来水等清洗镜片。
齐备 (2001.08.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