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医生创举治地中海贫血症
全球第一起医治严重地中海贫血症的非亲属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最近在新加坡成功进行,受惠者是一名5岁半的华族男童胡智善。 手术由新加坡中央医院和国大医院医生联合进行。负责治疗胡智善的三名医生是中央医院血液部主任陈发财副教授、国大医院儿科肿瘤部门的柯传宗副教授和陈宝玲医生,并获得新加坡基因组研究院副主席任宜(吉吉)博士协助。 来自沙巴的胡智善,是于上月3日成功接受这项移植手术,已于上星期三(8日)出院。接下来1年,他需定期服药。 昨天是胡智善进入手术后的第42天,初步检验证实其地中海贫血症已根治。他的白血球和血小板状况已恢复正常,体内也能正常制造红血球。 柯传宗副教授说,通常手术后第28天,若有超过50%的干细胞植入成功,就表示完全康复的机率很高。而胡智善在第28天时,已有75%的干细胞植入成功。
有关的脐带血液经过处理并冻存将近3年,捐献者是一名1998年在中央医院诞生的华族男婴。 陈发财副教授说,由于这是全球首起用脐带血医治地中海贫血症病例,加上捐献者和受惠者没有亲属关系,使到这项手术非比寻常,成为创举。 他说:“这意味着今后除了骨髓移植,在医治地中海贫血症方面,也能考虑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手术这一疗法。” 实际上,脐带干细胞移植较骨髓移植的成功率来得高,因为即使有一两个抗原不符合,也能尝试动手术,不像骨髓移植须找到100%完全符合的骨髓才行。 此外,由于是新生婴儿的血液,在植入病人体内后较易适应“新环境”,排斥性因而较低,也能促使新细胞更快生长。 陈副教授说,以往,通过亲属的骨髓移植来医治地中海贫血症的病例,适合率只有30%左右。其他则只能通过非亲属骨髓移植来挽救。
新加坡是亚洲首个设立脐带血库的国家,血库于1997年在中央医院成立,目前贮存了约1000包脐带血液。 除了严重地中海贫血症,脐带干细胞移植也用于医治血癌和其他罕见血液疾病。新加坡曾用作治疗约5起血癌病例,但因多属于末期血癌,效果并不理想。 柯医生说:“从遗传理论学来看,每年原本有约9起严重地中海贫血症病例。但因多数地中海贫血症基因携带者会在生育前接受检验与辅导,有关的患者人数已逐渐减少。目前已减少到每年最多一两起新病例。较之邻近国家,我国地中海贫血患者人数应是最低的。” 胡智善的母亲许素丽受访时说,儿子从1岁半开始便得定期输血,非常痛苦。现在病情能根治,她非常感激新加坡医生的帮忙。 中英对照
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手术:Cord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
严重地中海贫血症:Thalassae-mia Major 《联合早报》● 张锦燕 新加坡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