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要的就是我们正在做的...

让骨转移尽早“显形 ”

  有一位乳腺癌术后一年的患者,因感觉腰痛不适一个月,在我院
经全身骨显像诊断为肿瘤广泛骨转移,经核素治疗后,疼痛得到有效
缓解。另有一位诊断为右上肺癌的男性患者,并无骨骼之不适感觉,
在接受术前例行骨显像检查后发现,其腰椎和肋骨有多处骨转移病灶。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遇到一些以不明原因的骨痛患者经做骨显像检
查后,高度可疑为骨转移肿瘤。经过进一步检查后,医生找到了原发
肿瘤病灶,明确了诊断,从而使病人得到了及时的治疗。
  骨转移肿瘤系指由恶性肿瘤通过各种途径转移至骨骼,并在骨骼
内继续生长形成的骨肿瘤。有研究表明,在各种已知的原发性肿瘤中,
最容易发生骨转移的有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直肠癌、胃癌、甲
状腺癌和神经母细胞瘤等,其中乳腺癌、肺癌和前列腺癌患者晚期约
有85%左右发生骨转移。大多数骨转移病人最早的症状是骨骼疼痛,
可在X线(包括CT)骨片检查出现异常前的数周或数月发生,但在无
症状的病人中,也有近20%通过相关检查找到骨转移的证据。
  X线和CT检查在区别诊断骨疾患上具有独特的价值,因其具有较
高的分辨率,很强的特异性。但敏感性不高,难以发现功能性的变化
则是其一大缺陷。这是因为除骨折外,对骨骼病变的检出取决于病变
部位脱钙或钙质沉积导致骨矿物含量(骨密度)变化的程度,只有当
局部钙量的变化达到50%左右,才能在骨片上显示异常。而这一过程
往往是比较缓慢的,需要经历一定的时间才能被X线骨片发现,从而
失去了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宝贵时机。
  目前,在大多数综合医院的核医学部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已把
早期发现并诊断骨转移肿瘤作为最主要的适应征,这是因为大多数骨
病在早期先有血流和代谢的变化而非解剖结构和形态的变化,而且放
射性核素骨显像不仅能够显示骨骼的形态结构,还能同时反映骨骼血
流和代谢的变化。局部骨代谢的变化只要达到5%~15%时,即可在
骨显像上显示出亲骨显像剂的分布异常,同时骨显像还能够实现由一
次成像而显示全身骨骼的形态和代谢的状态。因而骨显像用于探查骨
病具有很高的敏感性,能在X线(包括CT)骨片检查和酶试验出现异
常前更早地显示病变的存在。以转移性骨肿瘤为例,它能比X线骨片
和CT提早3~6个月发现骨转移灶,而其假阳性和假阴性均低于5%。
在多数情况下,对骨显像上出现广泛多发且不规则分布的异常核素浓
聚灶这一特征性的征象,结合临床,可帮助医生尽早对转移性骨肿瘤
得出比较肯定的判断。

何建军  (2001.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