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要的就是我们正在做的...

韩国医药分业不容易

  所谓医药分业,就是医院只管看病,买药只能去药店。
  在美国、英国及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医药分业早已不是新鲜事,
其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医药分业机制功不可没。然而,各家都有难念
的经。韩国政府雄心勃勃推行医药分业一年,结果医疗保险出现巨额
赤字,至今年3月中旬已达近3.9兆韩元(约合30亿美元),是政府预
测值的2.5倍。韩国保健福利部部长被迫引咎辞职,总统金大中也顾
不得脸面为此一再向国民道歉。虽然怨声载道,韩国政府目前也只能
硬着头皮继续跋涉,而不可能取消这一做法再回到老路上去了。
  一个国家医药费用的开支是否合理,可以从其占整个医疗保障支
出的比例来判断。在美、英等市场经济相对比较成熟的国家,这一比
例大约为8.4%及15.3%,而韩国实行医药分业前高达30.3%。因此,
韩国政府想通过医药分业节省此项开支,减少药品的不当使用和滥用,
把医院和医生排除在药品流通过程之外,杜绝用药折扣,同时还可以
及时发现病人疾病隐患,抓住治疗时机。由此可以看出,医药分业无
疑是个正确的方向,韩国政府真是用心良苦。
  韩国原先有两个医疗保障系统以区别对待不同收入、不同地区以
及不同阶层的人,虽然这两个系统存在着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但还
可以勉强维持下去。一年来的医药分业,无异于强行合并了原有的两
个医疗保障系统,因而生出多种弊端,甚至有韩国媒体称之为当今政
府的“最大败笔”。不管政府如何苦口婆心,国民依然不依不饶:医
生———医药分业最直接的利益受损者,他们多次罢工,要求政府提
高诊疗费,调整非处方药范围,更有一些医生采取作弊的手段漫天要
价,不仅加重了患者的负担,也增加了医疗保障的负担;患者———
看病、买药,东奔西忙,晕头转向,对他们来说,医药分业带来的不
是“方便”,而是“烦恼”;药剂师———紧急购进大量的各种药品,
而后茫然地守候在柜台前,等待着不知什么时候才会来的什么处方。

  医药分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早已被理论和多国的实践所证实,
就连闹得最凶的韩国医生也坦言他们何曾不想实现医药分业和以医养
药,从而受到人们的尊重而不是现在的白眼。关键问题是医药分业急
于统合原有的、尚能符合国情的医疗保障系统,来得过于仓促,让人
们措手不及,难以消化。韩国舆论界说,医药分业“使国民口袋里的
钱跑到了医生和药剂师的口袋里”,并且是导致严重财政赤字的重要
原因。
  为了社会的安定,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是每个国家必须充分
重视的一件大事。有益的经验可以借鉴,然而,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
具体国情,一项新制度的建立绝非一朝一夕,至少要经过十几年甚至
几十年的探索过程。改革总是要付出代价的,阵痛是不可避免,骑虎
难下的韩国政府已明确表示要义无反顾,而且也只能破釜沉舟往前走,
但如何使医药分业为国民真正理解并接受,还得看政府的能力。
  韩国政府实行医药分业留给人们的启示是深刻的:一个国家要实
行任何改革,都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打无准备之仗。改革是一个过程,
不能操之过急和强制推行,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制定出适合本国实
际情况的方针政策,并及时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改革
平稳过渡,水到渠成。

马颖  (2001.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