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做运动月省百元医疗费
两成半香港人完全不运动
常做运动不但能强身健体﹐更能每年为你省下逾千元的医药费﹐香港浸会大学一项调查显示﹐常做运动的人每月的医药费﹐比不做运动的人最多可省回逾百元。专家指出﹐运动与医疗开支有直接关系﹐政府可由此手发展体育﹐作为节省医疗开支的一项长远政策。
浸大体康研究中心许士芬博士在康体发展局赞助下﹐以问卷方式调查了二千六百多名市民的运动习惯﹐发现当中只有一成半的人有常做运动的习惯﹐即每周至少进行两次维时二十分钟的运动﹐有两成半人平日完全不做运动﹐六成则间中做运动。
中年人可省最多医药费
研究人员抽取常做运动与不做运动的人﹐进行医疗开支分析。结果发现﹐两个组群的人﹐医疗开支方面有颇大的差距﹐常做运动的人每月的医药费约为二百五十元﹐但不做运动的人则要近三百五十元。
而各个年龄组别中﹐三十一至四十岁的人最需要运动﹐因为这能为他们省下最多的医药费﹐每月可最少省近一百四十元﹔然而﹐这个组别的人亦是各年龄组别中﹐运动最少的一群。
浸大体育学系助理教授雷雄德相信﹐三十一至四十岁的成年人全身投入社会﹐既要工作﹐又要肩负供楼养家的重担﹐压力大﹐故没有时间做运动。
他指出﹐港人少做运动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在求学时期﹐学校没有操场﹐无法自小培养对运动的兴趣﹐以致长大后亦没有运动的习惯。因此﹐他认为政府应该重整体育发展政策﹐重学校体育教育。
吁政府发展体育助省公帑
雷雄德称﹐若本港四百万成年人也常做运动﹐以每人每月可省一百元的医药费计﹐每年便可省下四十八亿元的医疗开支﹐大大减轻政府在医疗方面的负担。
他又谓﹐外国经验显示﹐社会愈现代化﹐人们做运动便愈少﹐欧美国家便正面对人口减少运动的情况﹐男性运动的比例以每年百分之二至三的幅度递减﹐而女性的递减幅度则为百分之五至七。
|